第六十一章 纸甲问世

那程老县令看到李皓这样,也是不好再追问下去,于是李皓便起身和程老县令告辞,回去到手下将士驻扎之地休息。

对此程老县令便做了挽留,说已经命人在县衙收拾出了客房,让李皓就在县衙休息。

毕竟其他地方的条件比起县衙来还是差了一些,让李皓明日再回去就行。

李皓对此拒绝道:“我领军在外,素来是与将士们住在一处,他们能住得地方我自然也是能住得,老县令不必担心。

等明日一早,我便带人再过来,到时前去您所说的那处别苑看看。”

程老县令听了这话,心中对李皓的评价又是高上了几分,毕竟作为世家子弟,能与手下士卒同甘共苦的,也是难得。

对此自然也不会再行阻止,便招来下人带着李皓过去与他们会合了。

回到这驻地之后,李皓先去巡视了营防,确认没有问题之后,便领着袁沃进了房间。

问道:“早先让你联系的人,有回信了吗,他们可以调动了多少人起来。”

袁沃回道:“已经有了回复,大人原先旧部除了那些留作郡兵的人马之外,可以凑足三千人来,只是这些人多在广汉郡,想要到骅县来,又不要引起别人注意,只怕是有些麻烦。

另外还有武器方面,这些人只有刀枪可用,弓弩与盔甲这种制式装备就没有办法了。”

李皓听后点了点头,因为这本就在李皓的意料之中,毕竟自己打的仗基本就是在广汉郡和蜀郡打的,自然是在这两个地方抓的俘虏最多。

而蜀郡这里因为公孙述的临死反扑,本地兵力消耗太大,所以这里的兵马多被留作郡兵使用。

可郡兵李皓不能随意调动,只能通过本地官员来,这就可能存在泄密问题,于是就只能调动那些被遣散为民的人,把他们重新组织起来,所以这对策李皓也是想好了的。

“弓弩的话就算了,但铠甲总是还要有的,我前面命人调了一批纸甲到汉中,你命人把他们给运进来。

至于人马调配的话,先让他们在各自郡县内暗中集结,然后让商队在这段时间加大在巴郡的活动次数。

等到了要用的时候,我会提前通知,到时让这些人分散着跟商队一起进入巴郡,埋伏到骅县周边。

另外记得派人去紧盯樊昌,若他那边有所动作,尽快来报?”

听到李皓已经命人装备好了纸甲,袁沃心中倒是放心了不少,要说这纸甲可是好东西,是李皓特意命人在胶东研制的。

别看平常的纸是一种极其脆弱的东西,不仅硬度低,轻易就能撕破,而且还怕水,湿掉后一揉就烂。

但只要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便能让柔韧的纸甲做到遇水而不散,甚至还会坚固,别说是箭失,就连火铳也打不透。

当然,这东西也不是李皓想出来,而是宋代本身就有这种神器,普遍应用于南方的部队之中。

毕竟这纸甲的耐久度虽说不如铁甲好,很容易损坏,但毕竟制作难度不大、成本低廉,所以即便耗损较快,也是能够接受的。

同时相对铁甲的笨重,这种纸甲要轻上许多,堪称是一项神器。

而且最重要的是,朝廷限制私人藏甲,李皓自然也不好违背禁令,那这种纸甲便是李皓绕过这条禁令的方法。

反正这东西也好处理,到时用完了只要等纸甲干燥之后,便能一把火烧个干净,无凭无据也没有证据。

等到后面真要有瞒不住的迹象,大不了再找个理由献给文帝就是,指不定还是个功劳呢。

得了李皓的命令,袁沃便下去来安排此事,之后李皓便休息下来。

等到第二日,李皓便起身前往县衙,与骅县县尉会和,这次就是由他带着李皓去考察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