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初见万松柏、程始

要是人还在,李皓相信这两人会听话,否则这两人没有顾忌,那可信度就太低了。

不过还好,估计是这两人过于自信,认为此次不会出问题的,所以家中之人都没安排走。

既然如此,那事情就好办多了,在李皓以家族名义起誓,只要这两人帮着李皓除掉这群贼匪,那此次罪责不会牵连到他们家卷身上。

当然,他们的田产铺子袁家肯定都会收回,但李皓也答应会在其他地方给他们安置下来。

以前那样的好日子,自然是过不上了,可衣食无忧总归是没问题的。

袁家的信用确实还是有用的,这两人在听到李皓的誓言之后,便同意配合李皓行事。

最终把决战之地放在了天室山,那里有一段官道是处在两山之间,正好可以利用。

于是李皓便让这二人各自手书,然后按他们原先确定的内容将消息传递给了那群贼匪。

当然,李皓也并没有完全放心,事先就安排了人到天室山窝着,监视具体情况。

另外,李皓也问起了是谁要对付袁家,是什么人和他们联系的。

说实话,李皓还真有些担心这里面有文帝的影子,别看在电视剧帝表现得有多么仁厚。

可一个能从乱世之中走出来的帝王,怎么可能会只有仁厚,其心计手段肯定也是不弱的。

而且贼匪背后追赶的那支官军,为什么偏偏是把人往胶东赶呢,真的只是巧合吗!

虽然这个可能性很小,毕竟如今蜀地都还未被收复,各地也不时有战乱发生。

在这个时候,文帝不该对内部的世家大族动手的,那岂不是自损实力,还容易引起各地世家的反扑。

但李皓终究不敢完全放心,毕竟这世上已经多了自己,难保不会发生其他变故。

但很可惜,张贵、王平对于背后的人具体是谁,也不太清楚。

只是知道他们势力很强,而且和蜀中是有联系的,并且最近徐州、豫州、兖州的几次大规模叛乱都是他们鼓动起来的。

他们两人也正是见识到了这股力量,再加上对方一番成功之后加官进爵的话,才加入进去。

这么一说的话,大概方向还是割据在蜀中的公孙家,李皓暂且就这么定了,反正具体的追查后面再做吧。

而调动贼匪的事情,也办的十分顺利,对方在接到李皓送出的张贵、王平的亲笔信后,并没有怀疑真假。

直接就同意了两人的意见,便约定让两人带领袁家部曲在三天后到天室山,进入他们的提前设好陷阱里。

既然情况都明了了,李皓这边两处屋堡的部曲便按照约定时间集中起来,向天室山进发。

然后在半路上,李皓原先布置在天室山上的斥候赶回通报,贼匪已经提前到了。

并且分成了三拨人马,其中两拨是分置在夹道的前后位置,等袁家部曲进入之后,便从两边堵住出路。

由第三拨人马埋伏到山上,这拨人的人数不多,只是在山上利用滚石木头对下面冲击,等袁家部曲阵势被打乱之后便可以收割了。

李皓这边既然知道了他们的具体部署,那接下来的事就简单多了。

本来贼匪人数就比袁家部曲少,如今又分成了三个部分,正好可以逐一击破,到时就算是逃掉一部分人,也掀不起太大风浪了。

说干就干,前面李皓等人率着部曲顺着官道按部就班的走着,直到临近一处贼匪所在的时候。

李皓先令袁朗带着一拨人马,直接前往夹道两侧的山上,消灭那里的贼匪,将地势给占住。

自己则率领大部队直接冲向贼匪躲藏之地,将贼匪打的措手不及,本来贼匪手下也不是什么精兵强将。

虽然个人厮杀都比较悍勇,但集结成军却没什么向心力。

这样的人马打顺风仗战力很强,可只要局势不稳,立马就会分崩离析。

虽然李皓这边战力也未必就比贼匪高,可本身就是突然袭击,又兼之人数优势,所以很快就将贼匪打散了。

随后这些人就在李皓的有意控制之下,被赶上了官道,往夹道方向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