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谁要害袁家

这两人一人名叫张贵、一个名叫王平,原先门第都不算高,只能说是地方豪族,却偏偏胆识不凡。

当初戾帝霍乱天下之时,二人在家乡也受到了波及,只好组织乡勇意图维护家乡父老。

那时正好袁家联合梁家、曲家一同反抗戾帝暴政,拿下了胶东、河东数郡之地,于是这二人便找到机会前来投靠袁家。

袁沛也欣赏两人胆识,正好此时袁家人才稀少,便与这二人结为异性兄弟,收入了袁家门下,协助他统领一众部曲。

看到府里这么多人,张贵自然也能猜到,这消息应该已经传了过来。

未免这两人有所疑虑,以为众人是撇开他们议事,梁氏便答道:“刚刚众位族老过来,便是告诉我这个消息的。

刚刚我便派了人去寻你们过来,看来应该是和你们错过道了。”

听了梁氏的话,王平说道:“这就难怪了,刚刚我们过来的时候,远远还看到有人快马从府上方向离开。

当时还以为府里有什么事呢,现在想来应该是去找我们的人。”

说完这话,王平问道:“乱匪的事,姒妇认为该如何处置。”

梁氏说道:“我一内宅之人,又未曾接触过军务,如何能有想法,还是听两位义兄的的吧。”

王平其实明白这点,与张贵对视一眼之后,便说道:“根据传来的消息所说,此次流窜而来的贼匪是从徐州流窜而来,大致有一千五六百人。

而且当初他们在徐州曾攻破过诸县,虽然很快就被朝廷兵马收复,但想来战力不弱,怕是不好对付。

其实最好的方法,还是将各处佃户都撤回到各处屋堡之内,以召集部曲守卫,想来贼匪也攻不破屋堡。

而在贼匪身后是有朝廷大军追击的,只要我们等上几日,贼匪自然就逃掉了。”

听到这话,李皓眉头紧皱,再看向屋内的一群族老们,竟有人点头附和,不由得微微摇头。

这哪里是什么好方法,此举或许能减少人员伤亡,但无疑是自堕名声。

袁家坐镇胶东百余年,声威赫赫,若是在胶东大本营里,面对这一群草寇贼匪都需要示之一弱,那日后还有何面目领袖胶东士族。

汉代的风气可和宋代不同,如此怯懦行径,让人知道了只怕袁家之人日后都会被人耻笑的。

日后朝廷征辟、举荐恐怕都要绕过袁家,那才是断了袁家未来,毁了袁家根基。

说实话,李皓与张贵、王平二人交往不多,但从袁沛那里也听来了些许消息得知。

这两人素来不是胆小怯懦之人,今天突然这么说话就让李皓不由有些怀疑,这两人的真正意图。

当然,在场的人也不全非是湖涂虫,除了梁氏反应过来,其他族老之中也有人说道:“此举恐怕不妥,如今正是秋收之时,若是让贼匪纵横,误了农时那便是天大的事。

而且这是在胶东,若我袁家都偏安一隅,不能护佑一方百姓,如何向陛下交代,如何向胶东父老交代。”

梁氏也接话道:“是啊,其实贼匪若多,但我袁家绝不能苟且偷安,既然有朝廷兵马在后追击,想必他们也不敢浪费太多时间。

难道我们不能召集部曲,将其挡在胶东之外吗?”

王平回道:“若是真想阻止,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贼匪乱窜极快,不知会在什么时候就窜入胶东。

这仓促之间,只怕很难将部曲完全召集起来,没有做好万全准备只怕会有所损伤,所以我才想着坚守待援的。”

听到这话,梁氏一时之间也没了打算,毕竟她也不好说不顾损伤之类的话。

见堂上沉默之后,李皓出声说道:“我都是觉得母亲与众位叔伯、族老多虑了,我相信袁氏儿郎不会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否则当初也不会反抗戾帝暴政。

我听父亲说过,当年戾帝派大军来征讨,父亲带领家中儿郎层层抗击都不曾惧怕,难不成这小小贼匪,比当初戾帝的大军还要可怕,我不相信。”

闻听此言,在场的族老们脸色顿时就好看多了,毕竟追忆起峥嵘岁月来,众人心中还是自豪的。

除了关注族老们的脸色,李皓还在盯着张贵、王平二人,看他们是什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