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盗媳案爆发

正好原先欧阳修本就有个盗甥桉的黑历史在,要说这事当时在官场和民间可都是流传甚广。

毕竟是舅舅与外甥女通奸的故事,而且当事人又是朝中重臣,自然也就格外的引人关注。

而这样的事,自然也就引起了赵祯的注意,还特意命王昭明、苏安世两人彻查此桉。

最后这两人也确实没查出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欧阳修干了这种违背纲常之事。

但也没证据说他就一定没干啊,再加上欧阳修当初为这个外甥女写了首词:

“江南柳叶,小未成荫。人为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十四五间,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任时相见己留心,何况到如今!”

这里面那句“留取待春深”,被有心之人解释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等女孩长大了再搞事!”

最终欧阳修也没能把自己从这件桉子中干净的摘出来,所以之后便有了欧阳修的除州之行。

这次韩琦干脆故技重施,直接又给欧阳修冠了顶与儿媳妇有染的帽子,把几年之后的盗媳桉给提前造了出来。

由言官当众在朝堂之上直接开炮,将故事编的活灵活现,听得朝堂上的众人想入非非。

并借此说欧阳修私德不修,不足以位列朝堂,要他立即停止待审。

不过这次薛宗孺并没有因事被弹劾,自然这个薛大娘子的堂弟也就没有与欧阳修反目。

没有了薛宗孺这个重要人证,所以这个提前编织出的罪名,其可信度大打折扣,至少在朝堂上没有形成一边倒的态势。

还是有不少大臣站在欧阳修这边,其中就以此次事件的女主角,欧阳修的亲家公。

也就是欧阳发的嫡妻李氏之父,现任太中大夫、审官院知院李翱言辞最为激烈,毕竟这事把自家女儿都给牵连了进来。

这是在坏自家女卷的名声性命啊,对此李翱哪能容忍。

于是便直接怒斥言官胡言乱语,污蔑朝中重臣。

言辞之激烈,再加上李翱这些年也算官员亨通,执掌审官院以来,掌管着中低级京朝官考课、磨勘、铨选的重任。

这也养成了李翱自带了一股盛气凌人的气势,一时间倒是把那位言官给逼的说不出话来。

而站在言官身边的一众同僚,也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想宰辅开炮,自然也不会去接话。

只有寥寥几人是事先通过气的,在此时站在他身后开始帮腔。

但显然成效不大,眼看这气势就要被对方狠狠压制下去了。

不过韩琦这边既然已经让人举报了,自然就不会让这事轻易结束。

所以很快,陆陆续续便有其他官员开始发声,帮着那位言官指责欧阳修,与一众支持欧阳修的官员对喷。

当然参与的基本都是文官,一众武将都躲在后面看着热闹呢。

不过事态发展到这里,就是再迟钝的人也都明白了,这哪里是想说欧阳修私德不修,这明明就是党争。

欧阳修自然也明白这点,更明白这是出自谁的手笔。

于是转头望向了身前的韩琦,目光中透露出丝丝冷意。

而韩琦则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目光直视前方,似乎前面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所以一点都没有注意到后面百官的争论。

直到散朝,这场争论仍然没有任何结果,而韩琦则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的样子,默默的就离开了。

至于欧阳修,这位事件的主角,此时也被一众官员围着,想商议下该如何应对这事。

但欧阳修能有什么办法,虽然他自己知道没有做过这种事。

可架不住百姓们不会这么想,毕竟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情况,从古至今一向如是。

这件事过不了多久便会成为汴京百姓的谈资,就像当年的盗甥桉一样。

一想到这些,欧阳修便也没了心情来应付这些官员,便与众人告辞。

等出了皇宫,便能看见一路上,有不少百姓都在对着欧阳修的马车指指点点。

直到欧阳修回府时,他这一家子人,包括长子欧阳发和这次事件的女主角李氏,还有薛大娘子都已经在正厅等着了。

这时欧阳发先行表明了态度:“父亲,您与大娘子的为人我是知道的,绝不会做出这种事来。

可为何外面突然有了这般言语,而且流传的竟如此之快,是谁在针对父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