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康姨母的形象刻画

张桂芬也疑惑道:“秦夫子这么快就要走吗,不在汴京多留几日。”

李皓说道:“老师说有事要办,需要尽早回扬州,反正你给安排下,或者你就让符登去找下程家的商行,借用下他们家的船。”

张桂芬答道:“放心,这事我来办就行。”

见这事确认好了,李皓看着天色,估摸着到放衙的时候,便去找颜复说这事,通知了他秦夫子的离京时间。

所以在秦夫子离开那天,便是李皓与颜复两人来码头给秦夫子送行。

等秦夫子走后,李皓的假期就结束了,于是便重新前往三司上衙。

在行为准则上,李皓也是遵循着欧阳修的提议来做,专心处理盐铁司的事物,对外界的事情做到不打听,不过问。

但有些消息就算李皓没有打听,最后也是直接传了过来。

不知是谁把官家送往洛阳的书信内容给说了出去,一下子所有人都知道,官家写了信去了洛阳,传召富弼回京任职。

这个可就惊呆了众人,如今官位上可都是有人的,而且既然官家想招回富弼,那很显然是要委以重任的。

那肯定就有人要去给富弼腾位置,至于这个人会是谁呢。

大部分人想的都是欧阳修先退下去,然后富弼回来可能会在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接管政事堂。

而韩琦则可也退下来继续担任枢密使,毕竟对于两人的这种搭配,百官也是更为熟悉的。

至于欧阳修那就只能自认倒霉,在等位置了。,

但是欧阳修和李皓却觉得事情未必会如他们所想,有可能倒霉的不是欧阳修,而是韩琦。

至于韩琦自己是不是这么想的,李皓就不得而知了,但后续从洛阳传来的消息就是另外一种结局。

因为富弼并没有回来,依然坚决的要等守孝期满才能离开。

而这一点,也让在宫里的赵祯,有些气恼。

本来赵祯的本意是想让富弼回来,这样就能压制住韩琦,这样赵祯也能稍微放心一些。

但没想到自己苦口婆心的话,到了富弼那里,却全成了无用之言。

再加上韩琦之事的影响,也越发让赵祯觉得这些人的冠冕堂皇,当初逼着自己立储之时,满口仁义道德说的好听。

可真轮到自己,不还是在顾忌着自己的私情名声,忘了家国大义。

想着这事,赵祯打开了一幅字,正是当初李皓在商议清理盐政时,说的横渠四句,当然现在不能叫横渠四句了,应该叫李皓四句。

越看赵祯也觉得李皓的好,也就对其他人越有些看法,正当赵祯在积累怒气的时候,曹皇后走了进来。

其实对于自己这个枕边人的想法,曹皇后也是知道的,当然主要原因也是赵祯没有想过要瞒着曹皇后。

甚至具体去调察求证的事,赵祯都是让曹景休去查的。

曹皇后说道:“官家这是在为富大相公不愿回京的事生气!

其实富大相公说的也不无道理,今日他做了表率,日后若有权臣当道,便无法再以夺情起复之法把持朝政,这也是一件好事。”

赵祯说道:“这一点我又何尝不知,目光长远自然是好事,但如今事到临头了,朕请他回京帮朕,他都不愿意。

在加上韩琦,朕最信任的两位宰辅,竟同时背朕而去,朕心痛啊。”

说着说着,赵祯眼前一黑,竟然就这么倒了下去,还好是一旁的曹皇后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赵祯,否则就这么摔在地上,问题就大了。

但就算是如此,也是把曹皇后吓得够呛,赶紧让内官过来,然后一起把赵祯给扶到椅子上坐下。

然后赶紧招了太医过来,给赵祯把脉。

把完脉后,曹皇后问道:“官家的情况怎么样?”

太医说道:“官家这是气血阴阳逆乱,怒则气上,火气上冲引起的。

这个并不严重,只是官家日后戒骄戒躁,保持心情和顺,回去我在配些顺气的药给官家送来,应该就没事了。”

曹皇后这时才算是放心下来,于是便让太医下去配药去了。

随后才对赵祯说道:“官家,您这次可是把臣妾给吓坏了。

刚刚太医的话,您也听到了,接下来可不能这样激动了。

您的龙体才是天下之本,一旦真出了什么差错,那后面你在有谋划也实现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