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赏与诰命

这话把李皓给说愣住了,心想后院这是发生了什么,怎么让卫氏一下子改了态度。

不过这事卫氏不说,李皓也就懒得问了,反正她们真能把婆媳关系处好,那自己也省心。

之后几天,李皓与卫氏接着去把盛家、欧阳修家、会宁侯府等一众亲近的人家拜访了一遍。

忙完了这阵,李皓便派人去了扬州,把秦夫子请来参加李皓的婚礼。

然后李皓以为终于能清闲几天的时候,又有人接连来找。

先是来的是顾廷烨,他的目的是请卫氏帮忙,帮他前往盛家正式议亲。

对此卫氏也已经和盛老太太商量过了,所以便也没有拒绝,约定好了时间便一同前往盛家。

当然这事李皓是不参与的,免得为此又让卫氏想起自己的问题来。

等顾廷烨走了吧,李皓又迎来了赵策英的兴师问罪。

本来李皓还有所奇怪,直到赵策英说起顾廷烨和小沉氏。

李皓才恍然大悟,原先赵策英让自己撮合过顾廷烨和小沉氏的,但当时自己就没放在心上。

后面和顾廷烨说了一声,然后自己忙着盐税的事,也就忘得干干净净了。

只见赵策英说道:“你这事做的可不地道,当初我让你跟顾廷烨说,让他与我姨母结亲。

怎么你转头还把自家表姐给顾廷烨介绍了,你觉得这合适吗?”

李皓解释道:“你可是冤枉死我了,这事和我真没什么关系。”

赵策英对这话,自然是不相信的:“那盛家六姑娘是不是你表姐,他们两个认识是不是你引荐的,怎么就和你没关系了。”

李皓又解释道:“盛家六姑娘是我表姐不假,可他们俩可不是我介绍认识的。

顾廷烨素来就和盛家的大公子盛长柏交好,原先还在盛家书塾读过书,他们是那个时候认识的,当时我都不认识顾廷烨呢。

而且我真没想着撮合他们,毕竟两家的家世差距太大,可谁知道他们自己就看上眼了,和我真没关系。”

但赵策英怎么会信这个,说道:“你就湖弄我吧,盛家的另外两个姑娘与会宁侯府和永昌伯府难道就门户相当。

你不还是撮合他们吗,你要这么解释,我更觉得这事就是你干的。”

一听这话,李皓真的彻底无语,顾廷烨这事说自己出了点力,还说得过去。

可前面那两个,尤其是墨兰的那事,和自己什么关系都没有,怎么就被拿来左证了,这也太冤枉了。

发现这讲道理实在是讲不清了,李皓也就不挣扎了,干脆由着赵策英滴咕吧。

不过显然赵策英此次来找,也不光是为了埋怨自己的,随后便说起了正事。

但听了这件正事,李皓果断觉得,自己还不如多挨点唠叨算了。

因为赵策英说的是册封太子的事情,他想请李皓出面上奏,让赵祯正式册封赵宗全为太子。

但李皓可不愿意掺和进这事里面,于是说道:“其实你父亲已经是唯一的皇子了,而且现在官家也没有再招宗室入京的想法。

这晋不晋升太子,其实已经无关紧要,你们何必要为此大动干戈。”

赵策英解释道:“这个道理我自然明白的,但如今这样终究名不正言不顺。

而且自我父亲登上皇子位,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但我父亲的实权只怕连你都比不过,你真的觉得这样合理吗。”

听了这话,李皓就有些不服气了,你原先就是拿五品小官不当回事,现在都看不上自己的这个四品了。

不过想归想,李皓还是说道:“但你应该明白,若是在未立皇子之前,那百官还能齐心劝谏官家立储。

如今官家已经立了皇子,皇位有了法定的传承,那大部分的官员都不会,再去为了太子之位冒头劝谏官家的。

而且在朝堂之上,我终究人微言轻,官家也不会听我的。

这事最好还是去找大相公们,他们若是在朝中威望极重,自会有不少官员附和。”

赵策英解释道:“你说的这些,我又怎么能不知道。

可几位大相公那里,我家哪能说得上话,反倒是你与几位大相公更为熟悉,而且你还是英国公的乘龙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