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黄裳

如今金陵城内的特征里长、特征村长,都是从一群大字不识的穷苦百姓当中,选出几个认字识理的。

他们的见识,能力,在百姓当中或许属于佼佼者,但为官为吏的话,就差得太多。

诸葛亮每每将一些事情吩咐下去后,还要亲自去查验一番,生怕他们做错,或是做得不到位。

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般,他手下没有几个省心的,很多事情自然就会落在他的身上。

尽管他多智近妖,但却有太多的事情来分担他的精力。

今天的事情给楚昊提了一个醒。

户部需要增添几个人才了,否则的话,再这样下去,诸葛亮可能连前世的年龄都达不到。

前世,诸葛亮享年五十四。

而目前,他已经三十五岁,照目前这个程度的话,可能活到四十就已经是极限了。

看着面前坐在椅子上,神情郁郁的诸葛亮,楚昊心中轻叹一声。

“好在房玄龄很快就会随黄裳一起来到京城。”

“黄裳在六合县当了几十年的县令,而房玄龄自幼就跟随在他身旁,耳濡目染之下,能力必然是没有问题的,有他在诸葛亮身旁辅助,他也能少操点心。”

一念至此,他便开口问道:“本次大考的题目想好了吗?”

诸葛亮听到询问后,神情恢复往日平静,开口道:“大体已经布置好了,等到吏部尚书黄裳入京,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楚昊闻言轻轻点头的时候,两辆马车也一前一后来到了金陵城外。

守城的士兵见状,便上前拦截下来,并将车厢帘子撩开检查了一番。随后得知这是新任吏部尚书黄裳的马车后,几个士兵急忙赔礼,主动引着马车入城。

城内目前只有‘望江楼’一家客栈。

故此,黄裳的一家老小,以及房玄龄的家人,皆临时住进望江楼中。

楼下的柜台里,江玉燕神情好奇地打量这些客人,尤其是其中一位貌如七旬老叟,但一身气度却不似寻常人的老者。

她的目光自然瞒不住黄裳,但黄裳却没有理会,他安顿好家人后,便与房玄龄在那位守城士兵的带领下,向贡院走去。

路上,房玄龄面露赞叹地看着四周几乎穿入云霄的城墙,不禁发出感慨,“不知道这金陵城的城墙是用了多少年才筑起的,看起来似乎已经超过了百丈!”

一袭青衫的黄裳闻言后,轻轻点头,道:“高度应该在九十五丈左右,筑起来的时间应当也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