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骆墨,登台!

此时此刻,骆墨已经站在舞台通道处,等候多时了."你以为《那兔》就是最后的阶段了?""我来告诉你,并不是."

骆墨本身就对这一部分节目,进行了上\中\下三个阶段的设计.在舞台设计\节目设计方面,骆墨还是很自信的.

有一首歌曲,太适合放在这里唱了.

这是一首地球上几乎所有华夏人都会哼唱几句的歌.这首歌曲,甚至有一个外号,叫第二国歌.

很多人在小的时候,应该就听过这首歌,学过这首歌,唱过这首歌.

但或许随着年纪的增长,随着知道的历史越来越多,随着看过的画面与视频越来越多,会有更多的理解,会有更多的感触.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嘴这首歌的题材了.它是一首——!是的,骆墨要在这个舞台上,唱一首红歌!

此时此刻,所有观众看着画面开始转换.从《那兔》飞机上的视角,向下看去.能看到祖国的河流.

就在河流出现的一瞬间,音乐声开始响起.歌声开始出现.""

歌名在此刻浮现.——《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这是一部1956年的老片.

也正因此,它才极其适合衔接在《祖国不会忘记》和《那兔》的烈士归家的后头.

这是一首很神奇的歌.

18年的时候,英国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在国家大剧院返场表演,演奏了这首歌的曲子.

你要清楚,能在那听音乐的听众,都不是一般人.很多听音乐会的人,在现场总是安静的,陶醉的.

更何况还是这种规格的表演.

可当这首曲子出现的时候,让台上的演奏者们丧失表情管理的一幕出现了.

因为全场响起了合唱!

你是在演奏没错,可你并不知道,你这也是在激活dna.很难忍住不唱的!此时此刻,蓝星.全国这么多观众,不少人都听出了这是骆墨的声音!

果然啊,《那兔》后面,寻常人根本压不住场子.怎么办?——上春晚!""

画面一变,从河流变为了稻田,然后自然切换到了舞台现场.从真实的稻花,变为了舞台上的特效.骆墨独自一人站在舞台上,唱起了.

对于这首歌,他有着太多太多的回忆了.

在写下这句词时,他想起了一个视频.是的,便是袁隆平袁老架着小提琴,演奏这首曲子.

实事求是的说…….不好听.小提琴拉得有点差劲.各种走音,各种瑕疵.

到了后面,一脸认真的袁老跟个不好意思的孩子一样,面对镜头掉头就跑,一边跑还一边道:"哎呀,不行了!"

当年,这个视频刚在全网出现时,大家都觉得袁老好可爱.可是现在,底下的评论全是:"袁老拉得不好听,你快回来练练!"

"拉得不好,赶紧回来重拉!求求了!""太丢人了,再回来拉一次吧,求您了!"刀,评论区全是刀!

但没办法,谁叫他老人家和这首歌的第二句歌词实在是太搭了.他是个很特殊的人.

我们好像和他都有过一面之缘,在课本上,在饭桌上,在人间里.而这个特殊的人,为什麽会选择用小提琴拉这首歌?

因为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这首歌也是极其特殊的歌.现在,只听骆墨继续唱道:

""

当初,作词人乔羽把歌词交给《上甘岭》的导演沙蒙时,沙蒙觉得写得很好,非常好,就是有一点很费解.

为什麽这首歌的第一句不是"万里长江",或者"长江万里"之类的.

乔羽说这样更亲切.不是所有人都居住在长江边.

但是绝大多数的国人,记忆里或许都有一条河.骆墨的歌声在舞台上持续回荡.唱完这部分后,一道帷幕突然落下.

国家级的合唱团就在帷幕后头!歌曲的副歌就此开始.

只不过,这里不再是骆墨独唱,而是他和这个合唱团一同合唱!

""

合唱团突然的出现,再加上前面两个节目的情绪铺垫,使得很多观众听着歌曲,再次感到头皮发麻,再次狂起鸡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