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依靠我们的实力,按照理论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一旦事发,难保不会出现预料之外的变故,而且南方几个省份的态度也是比较暧昧啊!”段祺瑞沉重道:“还有,如今秋操将近,湖北一镇、河南一协已经北上,另外第一镇和第五镇也接到调令要南下参加秋操,这事你们怎么看?”

吴凤岭道:“这不是明摆着嘛,一方面调我北洋驻扎在京畿的重兵南下,再以湖北第八镇、河南混成协牵制,好让我们有所顾忌!”

张之洞在湖北编练的一镇新军在不久前的全国统一番号改革中,被授予了陆军第八镇番号,乃是继北洋七镇后第一个被授予正式番号的地方省份部队,而河南混成协,值得乃是第二十九混成协,不过还挂着暂编两个字,还不算正式成军。

前几个月朝局还算稳定的时候,朝廷那边说要办一场秋操,当时袁世凯等北洋人还没意识到朝廷已经是准备动手打压北洋了,所以就大咧咧的答应了下来,准备派遣一支部队南下和湖北新军以及河南新军进行一场演习,然而没有想到三个月不到,局势就已经发生了如此多的变化。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种关键时刻是不能乱调部队的,然而如果袁世凯不调动部队的话那么朝廷就要更加怀疑了。

王英楷道:“此时尚无定论,一切都还要大人做决定!”

的确,不管现在的王英楷,段祺瑞,赵东云以及吴凤岭他们说什么,其实他们都没有决定权,不管是对朝廷屈服还是选择温和的政治对抗又或者是干脆造反,都得袁世凯来决定,他们四个人如今只能是做好一切准备而已。

随后这四人又是商谈了好一会,不但说起局势问题但是说起了详细的行动计划!

什么行动计划,那自然是商讨一旦袁世凯决心造反,那么应该怎么起兵的问题了,至于用不的用上那是以后的事,现在总的要有所准备才行!

“如果真的被迫举事,第一镇那边变数太大,而且第六镇也近在京师,恐怕会被朝廷提前掌控,到时候如果我第一镇和山东那边的第五镇怕是要南下,总得把江北混成协和河南混成协还有湖北一镇给拦下来。届时只依靠一个第二镇和第四镇,怕还是不够稳妥,到时候子杨你的第三镇也是要入关的!”王英楷一如既往的以老大哥的身份安排事务,说实话他的这个派头让段祺瑞和赵东云都有所不满。

要知道赵东云和段祺瑞可不是跟着他王英楷混,而是跟着袁世凯混,今天王英楷虽然说是奉了袁世凯的指示前来商讨,但是摆出的这一副我是老大的模样依旧让他们不爽,但是如今事涉北洋存亡,这意气之争也就先放下了。

“到时候恐怕热河、山西等地也是要乱,第一镇和第六镇变数也太大,我们还是应该准备的更妥当一些才好,我看子杨的奉天两个镇也可以入关,这样一来就可保证万无一失了。”段祺瑞如此道。

不了王英楷却是道:“如果行清君侧之事,我们手头上的这几个镇也够了,东省旗人旧军不少,总的有人镇着,而且一旦起事,日俄行庚子年干涉旧事的话,不在奉天拦下来,难不成还要让他们跨过辽西进抵京师不成?”

东三省里还有大量旗人呢,而且黑龙江和吉林也不是北洋的地盘要是他们脑袋发热了要南下的话,就得留一部分兵力进行抵挡和镇压。当然了对于这些诸人也不怎么担心,他们真正担心的还是日俄的干涉。

众人口中所谓的需要多少镇来稳住局势,其中用于对内的兵力只是少部分而已,主要力量还是用来防备外国干涉军的。

“子杨你那两个奉天镇不能动,必须死死的钉在锦州一线,一旦守不住辽西那么局势就大破了!”王英楷脸色沉重:“至于天津和唐山这边,到时候腾出来两个镇的兵力也足够稳住局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