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页

毕竟赵东云是在清末而不是在后世,在这个时代他可没本事把土地卖到天价进而维持整个财政体系的运转,因为这年头他手里的官田虽然也有,但私人手中的土地更多,不可能像土地国有制由国家掌控全部土地,然后可以和挤牙膏一样一年卖一点,制造人为的供求紧张,进而抬高地价。

所以卖地,尤其是出售那些官方的荒田所得的银子并不能算赵东云未来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果可能的话他甚至愿意免费把这些土地分发给那些移民。为什么?因为移民垦殖后每年都会上缴赋税的,相对于一次性的买地银子,赵东云更期待那些田地赋税。

农林总局这边说完后,赵东云把目光转到了赵鄂身上:“赵兄,工业区现在的情况如何?收支可还平稳?”

当即,葫芦岛工业区的总办赵鄂就起身汇报了起来!

第166章 企业之井喷

“如今我工业区已经入驻企业三十八家,预计年内可以突破到五十家,其中投资规模超过五万两银子的有十五家,由于采取免税政策,我们工业区暂时无法从以上企业获得额定的商税,不过通过售卖工业区内的办厂用地所得颇多,再减去前期征地费用,预计年内可得银三十万两。

此外工业区内部分商铺已经营业,租金收入以及部分税款所得预计年内可达十万两,港口那边虽然没有完备,不过已经开始通商,预计年内可得港务运营费三万两左右,然后海关税预计可得十万两。”

葫芦岛工业区现在处于开发期间,收入极为有限,更关键的是现在葫芦岛工业区还处于大规模投入期间,别说反哺省财政了,而且还需要省财政继续投入一部分。

“如今工业区内正在进行大规模建设,支线铁路以及厂区建设所费甚多,加之年末第一期建设债券就要偿付利息,所以我们工业区内预计收入恐怕是远不及支出,届时还需省里再给一部分的支援!”

赵鄂说着声音都是略微低沉了下来,没办法,其他部门都是赚钱的,就连个巡警总局都能从各地收上好几万“巡警捐”来,唯独他这个葫芦岛工业区是往里头倒贴钱……

果然,赵鄂的声音刚落下,一旁的赵东平就开口了:“其实刚开这个工业区的时候我就说过,免税是不可行的,如果不免税的话,今年怎么的也能收上去三五十万的商税了吧!”

不过赵东平的声音落下后,赵鄂却是冷哼一声:“如果不免税,我葫芦岛工业区年内至少可收商税五十万以上,但是不已免税为手段,各地商家怎么会踊跃而来?”

谁都知道免税在最近几年会税收损失惨重,但是不能不这么做啊,如果一开始就收税那些商人又不是傻蛋,在营口或者天津、奉天那些地方干的好好的,人家怎么会跑到你那葫芦岛工业区办厂啊,图的不就是免税嘛……三年全免、五年三成,十年半成,这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那些企业而言就是赤裸裸的利润。

赵鄂又道:“不过如今工业区到明年就可初具规模,届时就可以带动工业区周边发展,语气第三方的税收和各方面收入会上一个台阶!”

赵东云点头道:“工业区的工作进展是有目共睹的,能够在短暂数月内吸引数十家企业进驻,可见你们都是努力了的,尤其是熊先生为了招商奔赴各地,这几个月来辛苦了。”

下头的赵鄂和熊希龄听罢,这才面色平静了下来,尤其是熊希龄听罢赵东云的话,心中滋味更是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