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吐蕃人的心思,扶桑人来了

李二把事情安排了下去,大约片刻,以禄东赞为首的吐蕃一行人缓缓的走了进来。

径直的来到了大殿中间,对着上方行了个礼!

真的是他们。

对于这个吐蕃使臣众人对其还是有相当大的印象。

遥想当年就是这个人第1次出使我大唐,与我大唐是各种比试,到了最后被我大唐一路吊打。

更是被我大唐对齐一顿挖苦嘲讽。

时至今日,这人又来到我大唐,定然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没错,这一次的众人表示,定然要把他们吐蕃人再狠狠的收拾一顿。

“外使见过大唐陛下!”

“哈哈,吐蕃使臣朕记得你,不知这一次你来我大唐所为何事呀?”

“回大唐陛下的话,这一次我等来大唐,是关于此次双方战斗一事。

我等希望与大唐停止对抗,我们与大唐签订停战协议,双方重归于好!”

“这群吐蕃人,今日前来竟然是做这些事儿?”

下方大臣无不小声的嘀咕了起来,这吐蕃人狼子野心,与我大唐开战是他们。

如今与我大唐想着要停止战斗重修于好也是他们?

这所有的便宜都让他们吐蕃人占尽了,他们这群人怎么会如此不要脸?

他们说完,李二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那么微微的一笑,开口询问道。

“吐蕃使臣,你们是想要开战就与我大唐开战,想要停止开战,难不成我大唐就要停止开战?

这什么好事儿都让你吐蕃人给占据了,这恐怕有些不妥吧?”

李二并没有多说其他的话,只是把这句话说完,微微的一笑,眼神中倒是充满着不屑。

一个小小的吐蕃罢了,真的以为我大唐这边这么好拿捏?

听到大唐陛下说的这番话,禄东赞再次行了个礼。

“虽说大唐与吐蕃确实发生了战斗,只不过这双方所发生的战斗,也不过是让大唐知道我吐蕃的实力罢了。

我们想着向大唐证明一下自己罢了,完全没有其他的意思。

再说了国跟国之间都只是利益关系,如今大唐已经知道了我们吐蕃人的真正实力,这一次想必大唐会和我吐蕃好好的聊聊了。

而不至于像之前的那样,并不清楚我吐蕃人的实力,认为我吐蕃人实力微弱。”

这吐蕃人可真是不达目的善不罢休啊,不过他们这些吐蕃人到底想要谈什么?

难不成是想获得某些利益?或者是想着让我大唐割地赔款还是说其他的利益?

李二闻言不屑的笑了。

“吐蕃使臣,既然你说要与我大唐谈条件,你们这一次来说说你们的条件,让我大唐也听听到底是什么。”

禄东赞会意的一笑再次行了个礼,开口说道。

“大唐陛下,其实我们也并非是想与大唐谈这谈那。

皆是因为我们吐蕃对于大唐十分的向往,希望能够与大唐成为朋友。

当成为朋友跟大唐好好的学习交流。

若是在之前我们上一次交流完,大唐就能答应,我们这双方早就已经成为了朋友,而不至于出现今日的这种情形。

所以说大唐陛下我们今日前来跟上一次的目的一样,希望能与大唐结亲。

这样一来,大唐与我吐蕃西南边关将再无战事,同时我吐蕃向大唐行子侄礼,认大唐为长辈,我等甘愿成为后辈。

只是因为我等羡慕大唐。”

什么,又是和亲?

这吐蕃人与我大唐开战的目的竟然就想当个孙子,这听着也让人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是啊,谁说不是的?

听到这所有人,无不小声的嘀咕了起来。

始终感觉有种怪怪的,他吐蕃人就是因为没有当孙子,所以恼羞成怒,有大唐开战,这听着也太过分了吧?

然而此话传到驼吐蕃人的耳朵里,这群吐蕃人依旧是面带笑容,就这样静静的看着。

脸上眯起了双眼并没有多说任何的话,只是静静的一笑。

“吐蕃使臣,难道这就是你吐蕃与我大唐开战的理由吗?

就是因为想与我大唐这边和亲?”

禄东赞点了点头,倒是大大方方的把此事应承了下来。

听到这吐蕃人真的硬撑下来了,所有人再次心里惊呼,我说他们吐蕃人这脑袋不是有毛病吧?

想当孙子也没必要说的这么直白啊。

如果说这一次他当了孙子,我大唐还能解决边关战乱,此事倒也妥当。

是啊,谁说不是呢。

先前大家还感觉这吐蕃人脑子有毛病,只是经过这么一说,本来还挺愤怒的心,一时间倒也消散了好多。

这吐蕃人竟然都已经把话说到这样了,要不然干脆我大唐这边直接同意就好了。

这样既免除了边疆边关的战乱,同时也获得了一个乖孙子我看行。

众人连连点头应和,既然他们想当孙子,我们就同意他吧。

一边说着众人无过在心里大笑起来。

就在众人哈哈大笑,一边想着这吐蕃人竟然想着当孙子,一边笑呵呵的时候,上面的李二心中则是冷笑了一声。

“吐蕃使臣,这件事儿朕得需要一天时间做考虑。

来人,传朕的旨意,把他们吐蕃使臣安排到鸿胪寺,好吃好喝伺候着。

等明日朕上朝的时候在与诸位告知,如何?”

听到大唐陛下说完,禄东赞再次行了个礼!

“既然大唐陛下都说了,那我等先行告退!”

说着一行人来的匆匆,离去的匆匆,只剩下整个朝堂这些人一边笑呵呵的模样!

“诸位爱卿,此事你们怎么看?”

“陛下,我们觉得这个是我们大唐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要求,一边还想着当孙子,这不当孙子还与我们开战。

若是他们想与我们接亲,我们就接亲吧,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这边关战火越来越大。

同时,也可以 让双方罢兵言和我们的西南边关将永无战事!”

“不错不错,这种方法不错呀。”

其他的大臣也陆陆续续的站了出来开口进行劝阻。

以一个人的和亲,从而双方免除战事,而且这次和亲并不像是之前的那样大唐带着屈辱,而是人家都主动舔着脸过来请求。

还提出了这些个更为低下的要求,觉得此次和亲肯定是利大于弊!

“我说你们天天就想着和亲,和亲。

要我说陛下我们才不用和亲,这吐蕃人前脚刚消灭了我大唐这么多将士。

到了最后,我们竟然要和亲,这难不成是在跟所有人说我大唐怕了他们?

要我说要打就打,和他们吐蕃人打个天翻地覆,让他们知道知道我们大唐的真正实力!”

下方关于和亲是否的问题,吵得是天翻地覆。

听到他们因为这种事情而发生了吵吵,李二挥了挥手。

“好了诸位,这是皇宫,不是菜市场,此事朕会稍作考虑,退朝。”

太极殿内,几个重臣静静的站在一旁听着陛下的安排。

“诸位,此事你们怎么看?”

“陛下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形来说,和亲确实利大于弊。

若是合了亲之后在西南边关将会陷入平稳状态,而不至于在和吐蕃人继续发生冲突。

只要西南边关进入到了平稳阶段,我大唐这边倒是有利。

只是微臣倒是没有看出这其他的事情,难道这吐蕃人当真是因为喜欢我大唐的文化,就因为我大唐拒绝,所以才与我们开战了?”

几人说完,李二摇了摇头。

“诸位其实你们今日之所言也不无道理,但是你们却忘了一件事。”

忘了一件事儿?

听到陛下那么一说,所有人心生疑惑,陛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怎么没有听明白呢?

“你们要明白国和国之间根本没有永恒的朋友,有的皆是永恒的利益。

包括我们大唐与他们吐蕃人也是如此。

但是吐蕃人蛮夷之地为何会来到我大唐,屡次希望与我大唐和亲,你们不感觉此事有点奇怪吗?”

众人思绪了片刻摇了摇头,随后又点了点头。

说是奇怪吧,还真有点奇怪,哪有人自己非得过来当孙子的?

不过这吐蕃当孙子事情也能理解,毕竟他们大唐终究还是比他们吐蕃人要强大的多。

而他们这群吐蕃人与大唐所说的这些事,终究也不过是为了那点儿小九九罢了。

是啊,当众人说完,这些话传到李二的耳朵里,李二倒是不屑的笑了。

“我说诸位,你可都是我朝堂重臣,对于此事都是这么想的?”

众人闻言再次点了点头。

李二深深的呼了口气,暗自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