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有的人一买就是几百刀,毕竟这等品质的纸以打折后的价钱买下来实在太划算了,掌柜的第一天是为了打响名声,赶紧就把事情叫人去告诉了陈旭升,陈旭升立马就叫他们出了个限购。

每人只准买二十刀,多了也不卖。

谁知道,越是这样,别人就越觉得买这家的宣纸划算,一传十十传百呼朋引伴,相约来买。

贾赦和陈荣贵对视了一眼,看来他们这生意是不用愁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那些读书人用惯了这些好纸以后,要再去用那些粗糙的纸,落差可想而知。

想来今日就足够他们家的宣纸的名声传遍了京城了。

不过,这还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要知道,贾赦交给陈旭升的小册子还没露面。

要是被那些读书人知道买宣纸可以被赠送那样的小册子,他们这家店的门槛怕是要被踏平了。

事情也果然如贾赦所料。

不出几日,京城里的读书人都知道在国子监附近开了一家文渊阁,专卖宣纸,里头的宣纸品质极佳,每日卖的量都是固定的,一纸难求。

那些读书人是最好附庸风雅的,见了其他人买,也都纷纷跟风去买,结果一用,一个个都赞不绝口,跟其他的纸比起来,完全是天壤之别。

现在京城里的读书人最流行的,便是用文渊阁的宣纸写诗作画,甚至还有人专门为这宣纸写了不少诗。

有些人看得眼热,算了算文渊阁这些日子赚的钱,好家伙,这一天少说就能赚个近千两银子,这还是在文渊阁有意不多卖的情况下,要是放开了卖,那一天赚的钱都够一家子锦衣玉食地过一辈子了。

陈旭升这些日子见着老友同行,每个开口都是跟他道喜,有人想要合作,分一杯羹,却都被他给拒绝了。

陈旭升才不傻,这宣纸的方子握在手里,他们陈家子孙后代只要不碰上什么天灾人祸,怎么也能世世代代当个富翁。陈旭升看着这每日的进账,乐得晚上睡觉都是张着嘴笑,见到贾赦比见到自己儿子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