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2章 七星伴月

三论宗说“真俗二谛,八不中道”,天台宗讲“一念三千,三谛圆融”,华严宗以“法界缘起”喻世间法,道信大师阐发“一行三昧”之说。

现实世界的万象万法尽为虚妄,唯有法性真如为真实不二法门。

石之轩终于悟了,于谈笑晏晏间出手杀人。

之后让他无法理解的是,原本慈眉善目的四大圣僧,满口万般皆是幻的,能在转瞬间换上一副嘴脸。

要知道这么短时间,他最多就学会一些佛理,根本就没有得到什么真传武功。但那四位年近百岁、修养有素的大德高僧,在这件事上却大动无名,竟不惜亲开杀戒、千里追踪。

这不合理!

为了卫道伏魔?那就更说不过去了。

莫说历代魔门杰出传人先后横行江湖,甚至安隆都公然把生意做得如许之大,四大圣僧连荣凤祥胸口上的太极印都偷窥到了,却是听之由之。

“卫道伏魔”实在只是一句华丽的牌坊语,就根本当不得真。

那么为什么呢?

没有因为躲避过四大神僧追杀而窃喜,更没有因为经此一役声名大振,只要振臂一呼就可统领魔门,而兴奋。

石之轩躲在一个偏僻之地,冥思苦想许久,终于明白四大神僧追杀自己的原因,更明白了一直以来魔门和佛门争斗总是落入下风的缘由。

“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依附甚至掌握一国的权势和力量,才是推广思想,强盛宗门的最大保障。

而在佛门学习期间,他从最底层的沙弥做起,一直到佛门的中坚,从下到上一系列的教化、传教、规则,他都无意中学会了。

这对于佛门来说,就是取死之道!

如此一来,加上从争斗中领悟出天下无双的“不死印”加“幻魔身法”,再加上魔门兴盛之本,他瞬间志满意得的程度,恐怕实不下于那些清苦人家等大官,娶大婆姨。

于是他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地回到他的“家”去,寻找那个在印象中应该是一直在苦苦等待着他红颜知己:祝玉妍。

但,回家后,祝玉妍正带着一个孩子,不是他的,甚至是一个无论面貌、学识、武功全都不如他的一个男人的。

人面仍依旧,世事已全非。

失落的石之轩转身离去,身为男人的尊严不允许他上前去质问。

心情低落至极,他再次遇到一个奇女子:慈航静斋当代传人,碧秀心。

她是来杀自己的,这一战心理、辞锋无所不用其极。之后,已经被江湖武林封为邪王的石之轩,不但赢了碧秀心手中的剑,更赢得了碧秀心的一颗芳心。

无论是她的容貌、她的学识,她的医术,或者是她那令人浑忘尘俗的笛艺,都足以让此时一颗心百孔千疮的邪王沉醉于幽林小筑的二人世界,全然忘却小谷之外的悠悠岁月。

可惜,隐居避世并不只是风花雪月,他与碧秀心的二人世界中也容不下另一个仆人,于是如何应对琐细而具体的日常生活,对于一向自在惯了的邪王与碧秀心,成了一大考验。

两个神仙眷侣一般的人物,每天要如何决定谁来做饭,谁来采购,谁来洗衣服,谁来倒马桶,洗亵衣……

仙子也会拉屎,而且很粗。

而此时,却又发生了一件令石之轩自尊心大受伤害的事情,那就是宁道奇打上了门来,并且借着其心绪烦乱的时候,胜了一招。

当着碧秀心的面,自己败了,妻子反而袖手旁观。

邪王转身离去,而此时隋文帝杨坚登基不久,却已经有明君之相,于是他以本来的身份:五姓七望中裴家人加入大隋。

天下太平是碧秀心乃至慈航静斋的除了天道之外,甚至可以说是高于天道的另一个核心信仰。

他石之轩就要证明给她看,他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实现她们的梦想。

慈航敬斋,不过如此!

站在门口,仔细盘算许久,裴矩捋着胡须,自信颔首。

这些年苦心孤诣经略西域,劳苦功高,等再让高丽不战而降,到时候不只是杨广成就古今第一圣君。

他凭借这份功绩,也能光明正大站在那所谓的四大神僧,慈航静斋面前。

他没错!

至于杨广这些年做的一些昏君之事,以及在大殿上的吩咐,和他心中所思所想的圣君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异。

仔细想想,问题不大。

大隋富有天下四海,多玩玩而已,这点钱算什么。

还有那高丽所谓的大宗师奕剑大师傅采林的刺杀,他更是毫不担心,有他在,必定会无功而返。

此事必成!

万籁俱寂,明月高悬。

本来得意的裴矩突然想起什么,长长叹一口气。

只可惜,碧秀心已经死了。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