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酒和故事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第二百七十九章 酒和故事

冯衡一行人的到来,让空旷的燕王府平添了几分生气。

之前,燕王府里里外外的事情,无论是吃穿用度,还是安全守卫,都是由赵汝述一手来打理的。

现在,人突然多了起来,尤其是女卷多了起来,这位燕王府的长史,也终于卸任了兼职管家的重任,而金玉风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燕王府后院的总管。

说是燕王府,其实就是原来金国皇帝在洛阳建的行宫,其规模和奢华程度,不次于汴梁城里现在的皇宫。

燕王府前后一分为二,前边是办公、议事的地方,除了像赵汝述、陈玄风、赵成宇等人,有自己专门处理事务的场所。

在燕王府的前院,一左一右,还有两座大殿,赵汝述让人分别挂上了“群英殿”和“集贤殿”的匾额,作为文武臣属议事的地方。

而在燕王府的中院,却也有一座更大的宫殿,名为“乾元殿”。

这当然不是唐朝时那一座“乾元殿”,当年的“乾元殿”已经在五代的战火中毁坏了,眼前这座“乾元殿”还是大金国先后两代皇帝,花费了将近十多年时间重建起来的。

起初,大金国延用了武则天当年的名称,叫做万象神堂。

等郭默入驻之后,觉得这个名字张扬得有些肤浅,于是就直接恢复了唐时的称谓“乾元殿”。

无论它叫什么名字,依然是按照最初那座宫殿的规格彷造的,高一百二十尺,东西三百四十五尺,南北一百七十六尺。

这座建筑在高度上,已经与后世尚存的明清故宫太和殿的高度十分接近了,但其面广与进深的尺度,却是太和殿的一点五倍。

单单这座大殿的规格,已经超过了临安城内,官家赵扩大朝会所用的“大庆殿”。

据说,为了重建这座“乾元殿”,大金国耗费的钱财,就相当于大宋上缴的三年岁币。

郭默都有些嫌它太过奢侈,却又不能将它拆掉,入驻两年了,却一次还没有用过。

再往后,就算是燕王府的后院,面积比中前院加起来还要大。

除了正中央一个独立的,也是最大的寝殿,名为“延福殿”,倒是大宋正经的名称。

左右还各有数个独立的小院落,每处院落住下十人足矣。

“延福殿”当然是郭默和黄蓉的居所,现在小郭襄过来了,也直接住了进来,跟郭默他们在同一个院子,也方便照应。

听香也随着小郭襄,原来伺候在这里的八名侍女,分出四个到冯衡那里,由问芙掌管。

郭默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而这后院也足够的大,连封戈、叶瞿、李志常等人,也安排有相应的院落。

冯衡觉得住的太冷清了,直接让金玉风、李莫愁和小龙女也搬进了她的院子。

尤其是小龙女,就算是不言不语的,单单那一身出尘的气质,就足以俘获老幼。

反正无论是冯衡,还是小郭襄都愿意跟她亲近,小郭襄还“姐姐、姐姐”的叫个不停,让一旁的郭默连呼“差辈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黄蓉因为太喜欢这个十岁出头的小女孩,直接将“小无相功”传给了她。

当然,对于自己的二妹李莫愁,黄蓉也没藏私,只是李莫愁觉得自己的“九阴真经”还尚未练至大成,倒不急于贪多。

在西夏昊王宫里,慕容秋荻所赠那本秘籍,李莫愁也开始修炼了。

没想到慕容秋荻竟然如此大方,赠给李莫愁的秘籍,居然是当年西夏太妃李秋水的两大得意绝学之一——“白虹掌力”。

“白虹掌力”是一门控制掌力方向的功夫,最大的特点是力道曲直如意。

尤其是以噼空掌形式发出时,看似正面对敌,实则掌力方向却游走不定,对手很难察觉。

就这个特点而言,就比“西毒”欧阳锋的灵蛇拳,高明了不少。

这门功夫正适合女子修炼,可惜黄蓉有孕在身,只能先记住了功法,真正开始修炼的只有李莫愁和小龙女。

临近冬月底的时候,临安城里又来了一名礼部的官员,传达了官家赵扩的旨意。

郭默跟西夏“银城公主”的婚期已经确定,就定在明年的五月初八,早已春暖花开,诸事皆宜。

只是成婚的地点,没有设在临安,而是直接就放在了洛阳。

为此,明年一开春,老程珌就会率领半数的礼部官员,前来洛阳张罗此事。

而且,从此之后,这半个礼部就留在洛阳城办公,专门处理大宋同各国之间的邦交事宜。

“挺会挑日子的吗?是临安定的日子还是西夏定的?怎么定在我生日那天了?”

看着礼部送过来的圣旨,黄蓉知道,该来的终归还是来了。

只是到五月初八的时候,自己都已经怀孕七八个月了,恐怕不能替默哥哥操持了。

“没事,就算真在那天成婚,也要先给蓉儿把生日过了,然后再成婚。”

郭默看着眼前的圣旨,也有些无可奈何,真的要跟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子,携手共度一生吗?

“又在胡说,默儿,这件事老身是极力支持的,包括现在养在桃花岛的小思默。”

“不管将来怎样,这些终归都是你的家人,你连几十万的军队都安抚得了,难道这些女子、孩童反而让你手足无措了吗?”

有冯衡在场,有些事情就不会让赵汝述太难做,即便他也是一位赵宋的皇室宗亲,辈分上还是郭默的叔叔。

“默儿,既然西夏这位‘银城公主’的婚期已经定了,现在蓉儿又有了身孕,那么还是先把你跟莫愁的事情办了吧?”

冯衡话题一转,又将矛头对准了郭默和李莫愁。

郭默感到有些突兀,坐在旁边的李莫愁更是羞红了脸,几欲起身先走。

“师姐,你要跟郭默成婚吗?”

出来了那么久,小龙女还是那个性子,有新的功夫就学一下,没有新功夫就反复地练着之前学过的。

燕王府里的人,她很少主动开口说话的。

对最熟悉的李莫愁,也只是叫一声“师姐”,对黄蓉一开始也没怎么称呼过,也就是在学了“小无相功”之后,跟随李莫愁一起叫声“大姐”。

可是,对这里地位最高的燕王殿下,小龙女却始终保留着最初的称呼“郭默”,有事说事,更是不苟言笑。

除了,听到小郭襄那不合时宜的“姐姐、姐姐”声,小龙女就很少有动容的时候。

看来,小龙女并非完全是修炼武功的原因,本身天生的习性如此吧。

“默哥哥,二妹现在除了我们,也算是孤苦伶仃。因此,昨天晚上我跟娘亲商量过了,娘亲将二妹收为义女,名正言顺地将二妹娶进家门。”

“既然西夏‘银城公主’的婚期定在五月初八,我们就在新年之前把婚礼给你和二妹办了,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足够张罗了。”

“你把要请的人名单列出来,大哥大嫂和咱们那几个徒弟,你的那四支劲旅的主将,三大经略使也都可以招过来,正好过年了也一起聚一下。”

“四师傅我已经打过招呼了,临安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就等过了年再回去,这样你男方的长辈也有了。”

郭默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们这些女人,就这两天的时间,居然背着自己把这些事情都琢磨好了?

他知道黄蓉这么做,不是为了讲排场,完全是为了宽李莫愁的心,在给她争面子。

正常的程序,即便是明年五月初八,自己跟西夏国“银城公主”的婚礼,自己手下那三大经略使、四大主将,也不可能都放下手中的要务,赶到洛阳来参加婚礼。

有心想反驳,可是当着冯衡的面,又当着李莫愁的面,你让他如何将推脱的话说出口?

李莫愁的性子,郭默很了解,真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婉拒了她,说不定就是自己亲手打造出一个“赤练仙子”了。

见到郭默坐在那里一言不发,黄蓉的心算是安稳了一些。

这件事情,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由她亲自说出来,是她跟娘亲冯衡商量之后的决定。

看到郭默没有反对,就知道算是通过了,本该松一口气的黄蓉,却又多了一丝莫名的惆怅。

腊月二十八,在新年到来前两天,为燕王殿下纳侧妃的消息,以洛阳为中心,迅速地向外扩散了出去。

不仅河南府当地的百姓,争相奔走地相互告知,十天之内这则消息就放到了各方势力的桉头。

中兴府,昊王宫。

“这位燕王殿下到底要做什么啊?五月初八就要迎娶我西夏的‘银城公主’,居然要提前再纳一名侧妃?”

“去,到后殿将长公主殿下请来,就说有关她的婚事相商。”

西夏王李德旺对郭默此举很是不解,这个侧妃的人选李莫愁,他是亲眼见过的,样貌、武功的确是上上之选,确为燕王良配。

可是,为什么要在我们西夏嫁公主之前纳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