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问道终南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第二百五十八章 问道终南

听到黄蓉这样说,郭默有些无语。

当着岳母冯衡的面,郭默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觉得这个“玩笑”开的,有些不是时候。

意外的是,李莫愁并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反而有些羞涩地站在黄蓉的身后,一身月白色道装的衬托下,平添了几分异样的风采。

原来,李莫愁已经在桃花岛上,住了一个多月了,跟郭默离开去牛家村,几乎是前后脚。

纵然因为姐妹情深,多日不见才过来找大姐黄蓉的,而更主要的原因,却是跟老三慕容嫣当年的遭遇一样。

逃婚——

一个无奈却也彰显力量的举动,没想到会出现在李莫愁的身上。

作为史弥远的义女,李莫愁的婚嫁,自然也需要史弥远来做主。

几年前,为了拉拢崭露头角的郭默,史弥远曾有意让李莫愁去接近郭默。

不曾想,李莫愁离家之后,竟然一去近三年没有回来,回来之后反倒是一身道装打扮,已经做了女冠。

李莫愁自幼长在史府,虽然大部分的时间,都外出学艺去了,但她的美貌却早已在一定的圈子里流传。

史嵩之,字子申、号野乐,是史弥远堂兄史弥忠的儿子。

小时候,就风流倜傥、出类拔萃。

在嘉定十三年,史嵩之考取进士功名后,史弥远就把他安排到战略重镇襄阳城里当户曹。

后因史嵩之组织改造屯田有功,受到提升,现如今已经晋升为从四品的吏部侍郎,在薛极的手下做事。

史嵩之比李莫愁大了十岁,已经步入而立之年,成婚多年却未有所出。

在临安任职之后,就跟史相府多了走动,自然就有机会碰到李莫愁。

一见之下,惊为天人。

问了史相府的管家,才知道这名女冠,竟是闻名已久的李莫愁。

史嵩之在史弥远的子侄辈里,也算是出类拔萃的,颇得史弥远的器重。

史嵩之就借着拜年的时机,委婉地向叔父提出,自己有意迎娶李莫愁过门。

郭默是燕王殿下的身份,早已天下皆知,史弥远也彻底失去了拉拢郭默的心思和意义。

况且,他现在已经跟太子赵竑搭上线,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结为了政治联盟。

而郭默,就是他们在大宋境内,最强大的对手。

无需拉拢郭默,那么李莫愁的价值就大打折扣,再加上史弥远已经对李莫愁产生了猜疑。

再让此女留在自己的身边,恐怕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侄子史嵩之求娶李莫愁,恰逢其时,史弥远当然没有拒绝他的理由。

过了正月十五,李莫愁才知道的这个消息,居然在自己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义父就将自己许配给了他的侄子?

带给李莫愁的,不仅仅是震惊,更多的是欺瞒和心寒。

是因为自己只是一个义女吗?

还是说,那么多年的父女情深,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呢?

突然,李莫愁觉得自己好傻,好天真。

在不久之前,自己还想着如何在义父和郭默之间,寻找一个最好的切入点,想要尽可能去化解双方的矛盾。

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今天这样的一个结局。

好在李莫愁并不是一个柔弱的女子,放到江湖上那也是一把好手,岂能被世俗的婚约枷锁束缚?

当天就跟史弥远大吵了一架,扬言自此之后,再也不会踏进史相府半步,就含愤而去。

等出了史相府,李莫愁才感到,天大地大,似乎除了终南山那个古墓,再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

走在临安的街头,穿红着绿的男男女女,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

昨日元夕,未尽兴的商家,今晚还会继续安排烟花和灯展。

李莫愁漫无目的地走着,鬼使神差地,又一次来到了燕王府的门前。

她已经来过好几次了,本想打着找大姐黄蓉的名义进去看看,也顺便能见见那个人。

只是,每一次到了最后,她都没有勇气去敲开那两扇紧闭的大门。

“莫愁姑娘?还真的是你,你怎么会在这里,是来找燕王的吗?”

正在徘回的李莫愁,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原来是吏部尚书薛极到了。

郭默他们悄悄离开了临安,薛极作为燕王府的右长史,依照郭默的嘱托每隔十日,便会到燕王府来一趟。

跟老程珌和南希仁碰面一次,交换一下近来的信息和安排,顺便将重要的事情整理出来,并派人给郭默送去。

今天,是过年大休后的第一天,老薛极忙完了吏部的事情,刚到燕王府门前,就碰到了有些失魂落魄的李莫愁。

“莫愁见过薛伯父,莫愁是来找大姐的。”

在史相府中,薛极不止一次见过李莫愁,也算是看着她长大的。

知道她跟燕王妃黄蓉的关系,更想起了老程珌,曾经跟他提起过的一件事情。

薛极看了看,周围时不时有过往的行人,就将李莫愁带到了燕王府的门房。

“莫愁姑娘,你是老夫看着长大的,老夫也知道你跟燕王妃的关系。实不相瞒,燕王和燕王妃,他们在年前就离开临安到桃花岛去了。”

“不过,此事莫愁姑娘知道便好,切勿对外声张。真有要事,姑娘可直接到桃花岛去找他们。”

抛开史弥远这层关系不讲,薛极还是挺看好李莫愁这个人的。

身材长相自不必说,一身功夫,配上咱们燕王殿下,那也算是相得益彰啊。

当然,久在官场的老薛极,难免也有他的小私心。

如果李莫愁真的成为了燕王的人,史弥远倒台之后,自己算是这位莫愁姑娘最熟悉的一位重臣了吧?

就这样,李莫愁又告别了薛极,在马市买了匹马代步,才赶到了桃花岛。

“大姐——”

一路奔波且整日水米未进的李莫愁,见到黄蓉之后,竟然委屈地流下了眼泪。

“二妹,你这是怎么了?”

出来的仓促,李莫愁只穿着随身的道服,连一件棉袍都没有披上。

春寒料峭的时节,一身月白,交相着“凌青阁”外的红梅,越发显得楚楚可怜。

黄蓉摆了摆手,让大丫鬟问芙,带着伺候在旁边的众人都下去了,温暖的“凌青阁”内,只剩下黄蓉和李莫愁两人。

见两旁没人了,李莫愁再也绷不住了,失声痛哭起来。

这几年来,所有的委屈,所有的心酸,所有的期待,都换成了一曲悲声。

黄蓉也没劝她,只是轻轻地揽着李莫愁的嵴背,让她靠自己近一些,好好地哭一次。

黄蓉也只比李莫愁大了几个月而已,也许是早早做了母亲的缘故,显得比李莫愁要成熟很多。

而此时的李莫愁,在黄蓉的面前,就像一个在外边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

哭罢多时,李莫愁掏出丝帕擦了擦眼泪,再次坐直了身子。

“小妹让大姐见笑了——”

缓过来的李莫愁,也觉得自己有些孟浪了,居然跑到黄蓉面前大哭了一场。

黄蓉亲自给李莫愁倒了一杯热茶,递到她的手中。

“二妹说哪里话来,我们既然是结义金兰,自然就是亲姐妹一样的存在,做姐姐的又怎么会笑话自己的妹妹?”

黄蓉对李莫愁,以及慕容嫣的感情,都有些复杂。

彼此的欣赏是有的,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两名女子,或多或少都跟郭默产生了瓜葛。

黄蓉则以她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处理几个人之间的关系,才在中都的擂台之上,主动提出了与二人义结金兰。

随后的相处,尤其跟李莫愁处的时间更长一些,这两个从小没有兄弟姐妹的女孩儿,真正地走在了一起,慢慢地成为“闺蜜”的存在。

也许,如果当真没有郭默这个男人,二人也会是一对好姐妹。

平静下来的李莫愁,就把自己在临安遇到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跟黄蓉讲述了一遍。

“大姐,我已经离开了那个地方,就再不想回去了,你可要收留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