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影片到这里便已走到尾声,结局时的最后一个场景是裴朗带着一束鲜花去黎白墓前。

他目光锁在墓碑上那张黑白的照片上,长久地沉默。

就在打算要离开的时候,裴朗忽然接到梁升的电话。

“小朗,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梁升语气紧张地问,“心里有没有不舒服?”

“没有。”裴朗莫名其妙地问,“怎么了?”

“我们查到一件事,虽然没有明确证据,但我总有点担心……”梁升咽了口唾沫道,“我之前不是跟你说那个去世的医生曾经加入过一个研讨小组吗?因为小组里其他医生都没问题,所以当时我们没有继续追查,但是……今天早上又发生了一起手法相似的自杀案……”

裴朗嗓子一紧:“……什么?”

“我们当然第一时间怀疑研讨小组里的那些医生,所以继续追查了他们过往的学习经历。”顿了顿,梁升艰难地说,“我们发现,那些医生,或直接或间接地……都曾经接受过卓宏伟医生的指导……”

裴朗心脏砰地用力撞了一下。

这个消息虽然不能说明什么,但直觉让他不妙。

挂掉电话,他再次看了看墓碑上黎白的照片,正要离开,余光蓦地纳入一个人影。

“裴朗。”

听见熟悉的声音,裴朗转过头,看见眼前站着的正是为自己治疗了两年多的那位卓宏伟医生。

这位面相温和的医生戴着眼镜,臂弯中也抱着一捧鲜花,微笑对裴朗打招呼:“真巧,竟然在这里遇见你。”

“卓医生……”裴朗嗓音干涩,“您怎么会来这里?”

“哦,我是来祭奠我的一个学生。”卓宏伟说,“刚听到他的死讯,实在是太突然了。”

“您的学生是……”

卓宏伟不甚在意地摇了摇头:“一个籍籍无名的心理医生罢了。”

恐惧无声地裹住整颗心脏,裴朗意识到目前的氛围不适合深聊,开口告辞:“我还有事,下次再去拜访卓医生。”

“好的。”

卓宏伟微笑点头,却在两人擦肩而过时压低了声音道:

“你是我做得最成功的一次实验。”他语气中带着慈爱的笑意,“长久地活下去吧,黎白。”

第142章 “怎么乖成这样。”

一部优秀的悬疑片,结尾常常会有反转或留白,只是需要导演和编剧把握好其中尺度,过少则索然无味,过多则容易出现逻辑问题。

当时季舒远和编剧一块儿打磨剧本的时候在结局处下了很大功夫,针对现有结局,大家之前一致担心留白过“空”,以至于让观众无法理解,最后他们采用的解决办法是尽可能多地埋下伏笔。

比如前期裴朗从催眠中醒来,卓宏伟告诉梁升他和次人格之间相处得很好,梁升提出可不可以选择另一种让两种人格融合的办法,被卓宏伟找理由拒绝了。

这里除了饰演卓宏伟的演员有一些面部表情提示之外,电影其他地方也有出现关于多重人格的介绍,有的是报纸上一闪而过,有的是通过其他自杀案件提示。

实际上,多重人格中次人格很难完全消灭,更多的只是沉睡,因此解决办法要么是安抚次人格让他们配合沉睡;要么是保持现状,让主次人格和谐相处;要么就是寻找人格之间的相似之处,让他们融合为一体。

其中更加稳妥且成功率更高的办法是后面两种,而第一种办法不仅危险,失败率也更高,只有人格之间完全敌对时才会不得已采用。

裴朗与次人格之间原本并不那么敌对,无论从次人格“黎白”最初诞生的目的来看,还是从他如同现实黎白的温和性格来看,“黎白”都不算攻击性很强的那一类。

所以“黎白”为什么非得取而代之?

这个问题不论是裴朗还是梁升都或直接或间接地询问过,只是回答他们问题的是令他们信任的医生,自然很容易被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