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雄才难饲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3198 字 5个月前

当年就连母亲就反对他取代东魏,但他却深知名不正则言不顺,如若没有一个名位以压制那些晋阳勋贵,不久之后他估计就得被那些扒的皮都不剩。而李伯山这一系列逆反最大的失策就是没有抢拥大义,无论其眼下有多么风光,只是因为差了这一点,就决定了他在接下来的长期对峙中必然是要落在下风,乃至于被最终耗死!

原本高洋心内还对李伯山生出了不少欣赏,但在看到其人关键时刻所暴露出来的短视和懦弱之后,顿时便也感觉有些索然无味。做出了这样的逆举那就注定了没有回头路,如果不能一条路走到底、获得最终的胜利,结局只有死!

但这对北齐而言,却是一个好消息,原本高洋还担心西魏在夺取到江陵后或许会势力大增,聚集江汉之间的人力物力于关中,变得更加难以对付。

但现在江陵虽然被攻克,西魏却又陷入到了严重的内斗当中。

宇文泰对于心腹下属的背叛那自是愤怒不已、但又无力制衡,而李伯山虽然占据了荆襄之地,但既要治理新开辟的土地、镇压层出不穷的叛乱,又要防备来自身后的黑手。双方彼此纠缠,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必然会全都丧失了对外征战的能力。

南梁方面痛失君父、群龙无首,想必已经是乱作一团。在西魏暂时无力外侵、扩大战果的情况下,他们北齐可谓是后来居上,可以趁机加大对南梁残余势力的控制和影响。

然而正当高洋心情大好的继续等待南面消息的时候,来自建康方面的消息却让他颇为火大:南梁太尉王僧辩直接拒绝了北齐使者的要求,拒不交还广陵城。

高洋得知这一情况后自是大为恼怒,一天之内连下数道诏令,催促高岳等大军加速前进,兵临广陵之后即刻发起进攻!

让高洋糟心的不止一件事情,由于他本人对南面局势的关注,所以越来越多的南面消息在邺城时流之间流传开来。尤其是有关李伯山的消息,多为邺下士流津津乐道,这不免便引起了高洋的警惕。

这一天,廷尉进奏一案事引起了高洋的关注。东兖州刺史崔因贪污渎职入狱,结果廷尉审断之后只将崔小妾收斩于市,却仍将崔收系狱中。

“这是怎么回事?”

高洋手持这一卷宗直入尚书省中,将案卷摔在堂内怒声斥责道:“犯官崔为何不杀?”

尚书省长官杨愔忙不迭起身解释道:“崔在职陡犯偏风之疾,难以视事,朝廷又未及时使员代之,其妾恃其宠佞而……”

“勿作狡辩,此老奴当死、速死!谁人举此疫病老奴出治大州、害我国事,一并严惩1

高洋怒吼一声,指着杨愔的鼻子喝令道。

杨愔闻言后忙不迭深拜在地、恭声应是,一直等到高洋拂袖离开后才站起身来返回自己案中,提笔拟写书令完毕后又暗叹一声,行至省外召来家奴,低声耳语道:“去崔长儒宅,告其难救,家人准备后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