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两姑之间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2060 字 7个月前

再上路时,李泰依然延续了昨日那种倍受宠爱礼遇的待遇,宇文泰着令将自己的坐骑赏赐给李泰骑乘,并不时召他登车同乘,讨论时事。

彼此间讨论最多的话题,自然是与东魏相关的。虽然这一次东魏大军被堵在玉璧城外不得寸进、后路还被偷了家,让人大干快意,但仍无改西魏霸府大军又被堵着门摁头输出了一番的事实。

宇文泰能与高欢对峙多年,且渐渐扭转自己的劣势,自然也是深有抱负,当然不满足于仅仅只是做到在东魏淫威之下的自保,常常是有化受为攻之想。

所以在同李泰这个刚刚对晋阳进行过实地考察归来的下属对话时,宇文泰也想听听李泰对于东魏的看法,大反攻的时机几时能够到来?

没往晋阳去前,李泰对东魏其实是颇存幻想且高看一眼的,认为方方面面都应该强过西魏。

但在实地走访一番之后,他却是有些失望。这倒也不是偷家之后的自大使然,而是内心里实实在在觉得东魏也就那么回事,晋阳兵很强,往往小股人马就能给他带来不小麻烦,战斗力委实不可小觑,但也仅是如此。

他虽是走马观花的游掠一番,但在这种应激状态之下所做出的各种反应,其实也能反应出一个组织内部很深层次的问题。

就他自己的感受而言,是觉得晋阳霸府的人事结构要比华州霸府更简陋,李泰在进攻晋阳和撤走途中完全感受不到有什么明确分工和执行。

当然这不足以论证晋阳霸府就差,恰恰是高欢的个人威望与权术更高,所以并不需要特意构建一个完整繁琐的霸府行政体系。而原本的历史上,北齐的制度建设也是到了高洋时期才有了一个系统性的奠基与建设。

还有一点让李泰印象比较深刻的,那就是北齐社会内部的隔阂之深,不仅仅只是种族之间的隔阂,还有阶层和群体之间的隔阂。

军民虽然共处一个空间之中,但却像是分在两个不同的次元,社会资源大量的向军队倾斜,虽然说西魏也难免这种穷兵黩武的作风,但是养军的压力较之东魏还是要小得多,大量的乡团私曲是不需要霸府承担日常维护成本的。

东魏赖以强大的六州鲜卑,在战争中诚然是能够将敌人撕扯粉碎的锋利爪牙,可是一旦对外获取到的资源不足,那就会势不可挡的消耗自身。

东魏的底子虽然较好,但也只是相对而言,更何况还有一个从上层的勋贵到底层的兵卒如此庞大的一个寄食群体,一旦同周边势力陷入长久对峙的情况中,自身便会承受极大的压力,内部会因为利益的分配不公而动乱不断。

高欢是幸运的,兵不血刃的从尔朱氏手中接过偌大的北镇势力群体,但他也是不幸的,他的道路以及他后代的命运在这一刻也就被注定,要么开着这架杀戮机器去扫平所有对手,要么就与之共同沉沦。

镇兵是东魏北齐政权的核心,其所有行为目的都是要围绕着满足这一核心的需求。任何与之相悖的,都将会遭到暴力毁灭。所以尽管北齐有着非常好的制度与律法建设,但却都是空中楼阁,因为镇兵们不需要。

整个东魏北齐,惟一一个有望突破这一宿命捆绑的就是文宣帝高洋,当高洋的尝试失败后,后来者也就只能摆烂自嗨了。

李泰自然不会将这些看法同宇文泰分享,只是专就宇文泰想要近期内找回场子的打算只能给一个否定的答复,你也别老想着去人家坟头蹦迪,咱们还是按部就班的先易后难吧。

起码在我这里,跟贺六浑相比是你赢了,毕竟高欢崛起时所面对的对手是啥玩意儿,而你面对的却是高欢啊。逆风开局干到统一六合,虽然最终功业并不由你克成,但也总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就这么一路闲聊着,几天时间后队伍便抵达了渭水北岸,而朝中所派遣迎接的使者们也早已经等候在此,这当中便包括新授大司马并刚从陇右返回的独孤信。

当眼见到大行台车驾驶入渐近,而宇文泰一直等到李泰入前告请才停下车驾,在李泰搀扶落车之后便反手握住李泰手腕向此一众人员行来时,独孤信本来笑意盎然的脸色顿时一沉,旋即便冷笑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