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后生可畏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1535 字 7个月前

“唉,刘丰生也算是逢变而起、叱吒风云的一时之选,威名赫赫的西土壮士,屡挫强敌、人莫能克,结果却见戮于少壮。后生可畏,良言不虚啊!”

于谨在看过刘丰尸体后,忍不住便感慨说道,又望着李泰叹笑道:“伯山英武勇毅,莫说贼众诸类,就连国中在事诸员,若有见争于途,亦需暂避锋芒啊!”

其他人闻言后也都纷纷点头称是,这话也实在不好抬杠,毕竟功绩实在是太亮眼了。

李泰算是结结实实享受了一把众星捧月的待遇,尤其于谨热情的像是他花钱雇来的水军头子,态度实在是热情的有点过分。

如于谨这般势位,自然犯不上对李泰这个新贵熘须拍马,而这过分热情的态度必然也是反应出了一些问题。

李泰稍加思忖,也能咂摸出来一些味道出来。

此番东魏大举来侵,韦孝宽共其玉璧城守军自是当之无愧的首功,毕竟承担了最大的压力且成功将敌军抵御在国门之外。当然李泰在晋阳一通折腾看起来更亮眼、也更让人津津乐道,但也都是建立在韦孝宽固守玉璧城的基础上。

但无论韦孝宽的玉璧守军,还是李泰所部人马,都不属于霸府的核心力量。换言之东魏这次大举入寇,霸府六军可谓是全无表现,这无疑让宇文泰、让他麾下一干北镇军头们都有些尴尬。

若仅仅只是面子上不好看还倒罢了,但今恰好是府兵制将要完全成型的重点时刻。

而西魏府兵是在原霸府六军基础上所发展出来的,也就是说府兵的上层人事制度其实已经早有预桉,起码是获得了宇文泰与其众党羽们通过磨合妥协所共同认可的一个方案。

如果这个人事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什么不可预期的变数,那对最后所形成的府兵制度结构与军权的分配都有可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那么再来看,如今的霸府六军或者未来的十二军乃至二十四军,关陇豪右部曲已经充斥其中,若再加上韦孝宽这样一个关中土着当中的领袖人物,那接下来事态走向如何发展,谁能预料?

宇文泰当然不至于嫉贤妒能到抹杀韦孝宽的功绩,毕竟如今的霸府政权能够维系的一大核心就是与东魏对抗的军功,否认这一点就等于否认霸府存在的基础。

但他也必须要考虑到另一点,那就是韦孝宽此番防守玉璧获得大胜会给关陇豪右们带来怎样的心理感触?有没有那种“原来不靠这些北镇老兵们、咱们也能守得住关西乡土”类似的想法产生?

这也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身在那个位置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方面,所以在认可并褒扬韦孝宽功绩的同时,不让群众注意力过多的投注在韦孝宽身上,也是当下霸府需要进行的一个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