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5 伯山何计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2060 字 7个月前

大帐中虽然掌灯,但光线仍然有些昏暗,李泰行入后勉强只见到宇文泰体格轮廓正伏桉批阅文书,便趋行至前叩拜道:“臣李伯山叩见主上。”

宇文泰并没有即刻给以回应,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望下,语调颇有感慨的叹息道:“李伯山,你还是我的臣属吗?”

李泰听到这话,心中顿时一惊,忙不迭免冠顿首于地并疾声道:“臣才性或不堪长用,但心迹却坦荡可察,自得主上垂恩赏识、征辟授事以来,忠勤自持,不敢贰念。虽不知主上因何生疑,但亦自知有罪,雷霆雨露俱是恩宠,臣具身以受!”

“你不知吗?外事几月,功过如何暂且不论,音容尚未至前,为你请授高位的书简却已经登桉!”

宇文泰讲到这里,声音陡地转厉,噼手直将一份文书摔了下来,又指着李泰忿声道:“若干惠保素来以刚直称,不作狂言妄举,今却力荐你出牧北州、欲夺李显庆职,竟有非此不可之言。

真是可笑,关西事业乃我上下群众戮力共造,何时哪处非得入国短年的轻率小子守御不可?你来告我,究竟是凭什么令我大将作此昏声!”

李泰自不敢抬头直视宇文泰,但只听其声言便可想象他眼下神情是如何愤怒,但却并没有因此而惊惧胆怯,情绪反而变得平静下来。

最让人无所适从的是搞不清楚形势到底如何,但只要可见一斑,无论是好是坏,总能确定一个应对的目标。

眼下宇文泰的确是愤怒不已,甚至对若干惠都有迁怒,但明显并不是为的此事,而是在找个由头发泄,大概从年初这口气就忍到了现在,如今总算见到李泰,那还忍得了?

于是他便起身再拜、又作顿首,让自己的姿态更恭谨,一直等到宇文泰不耐烦的又作喝问,这才答非所问的回答道:“臣今年未弱冠,势位已达一品,若非趋义入关,焉能致此荣华?恩义着于此身,深知主上用恩高明,是故并不因此虚荣惶惶,安然待命,必可名实相当、身以报国。”

“狂妄!我亦谨慎谋事,未敢恣意于情,尔类凭何自夸不负?”

宇文泰闻言后又冷笑一声,神态间对李泰仍是不满不屑交杂,但也抬手示意他起身入席,眉眼间仍是疏远,又开口问道:“既然已经归国,苏尚书处使人慰问没有?”

李泰闻言后连忙点头道:“归后听说苏尚书卧养病榻,心内亦颇焦虑,有憾分身不暇,只遣家奴勤往探望,慰问疾缺。”

宇文泰听到这话后,皱起的眉头才略有舒展,语调也不像之前那样生硬,只是叹息道:“我与苏尚书之间的情义,不必告你。但尚书屡屡向我称赞你的才能,这才决定招用府中,几番抬举授事,皆有苏尚书殷勤护持。他今体态不安,你如果无动于怀,那可真是有负荐恩了!”

这话仍是在敲打,李泰听完后连忙又说道:“臣亦深感苏尚书扶助关照,恩义所结、情动心肝,虽然不能代受其疾,但亦待时以报,凡有所需,义不容辞!”

“感恩不止声言,终究还是要观行动。若说需求,也的确是有一桩,只是不知你愿不愿意听从。”

宇文泰讲到这里,又是一脸感触的说道:“苏尚书虽然已经疾病深重不能自理,但仍忧劳府事国事该托谁人,前曾向我进言李伯山才力可观,或可代劳其事。我虽未尽信其言,但既见你,便略作转述。”

李泰听到这话,心中自是一惊,忙不迭避席作拜道:“臣年齿短浅,资望薄弱,安敢望此……”

“倒也不必这么自谦,你虽年少,势位已达一品,才性自有过人之处。苏尚书所荐,也并非尽是虚妄之言。只不过你丈人前也强推力举,想是对你别有期许。听说你又结聚数千陇右壮义之士归国……”

宇文泰讲到这里,眼神变得深邃起来,语调也转为深沉:“但是,你是怎么想的?据我所知,李伯山可是甚有主见,我想听听你是如何自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