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页

她话才说着一半,就让胡夫人截了去。

“这戏虽是编的,却也说了许多底下人不知的官场事,倒有些趣味。”

有什么趣味呢?池小秋觉得,这趣味都只在他们口里说,她还真没看出什么来。

所幸胡夫人体贴,看出她于此事迷茫,便又给她往细了掰扯:“提挈两字,在这朝中,重如命脉。同科的便称同年同案,同乡的自结一派,党争党争,虽不为上所容,却经古而起历朝不衰,便是为了同气连枝,相互提携。而其中,最好的一样关系便是姻亲。”

“便如这许檀,若不是后娶了方氏,得了姻亲助势,岂能有平反昭雪的一日,而后两家相互借势,彼此得利,根基愈稳。韩女虽是贫家女,却也知礼识礼,看似于家宅名分自退一步,实则让夫君能安心为官,平步青云,自己也得了三品诰命,儿女前程大好,这便是聪明人。”

旁边人点头道:“夫人这话却解得好,可笑那些榆木脑袋总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子有才便是德,可不晓得,无论男女,要紧的不是读书识字,而是从书卷中得出的见识。”

她压着扇子,点那远处坐着的两个姑娘:“但凡有些底气的人家教养姑娘,容色都暂且靠后,要紧的是识大体。莫要眼中只有一文两文钱,只拘在后院里争论些妻妾宠爱的末事,却将夫婿前程弃之不顾,帮不得忙,只顾添乱,可不是眼皮子浅。”

不知是不是池小秋的错觉,说到最后一句时,那人撩起眼皮子,正好就看了她一眼。

池小秋低头饮了一口茶。

胡夫人这模样,不像是请她来谈生意的啊。

惠姐悄悄扯她:“咱们来这里,是要做什么的?”

“我也不知,”池小秋小声道:“只要别是吵架来的就好。”

下一刻,她又被点了名:“池姑娘,你说是也不是?”

池小秋微微笑:“小秋不识得官老爷,自然也不知道这里头的事。夫人要是想问这一桌酒宴要设多少热菜凉碟,我倒是说得清。”

胡夫人眼神一闪,还未说话,却听人道:“大姑娘下学了。”

胡家的大姑娘和夫人生得极相像,一看便知是亲母女,规矩都极好,先行了礼,才道:“女儿今日新画的贤女图,特拿来给母亲瞧瞧。”

旁边的丫鬟展开手里的画卷,池小秋瞄了一眼,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