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与君共饮

“况且....”

说到这里,朱瞻基忽然停顿了下来。

然后用前所未有的凝重神态说道:“在外邦,存在一种天下人都为之疯狂的宝贝,有了这件宝贝,侄儿敢保华夏五百年鼎盛!”

“反之,若此物遗留外邦,五百年内,我华夏必被外邦所欺,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朱瞻基此话言之凿凿,仿佛已经看到了这样的结局似的。

而在听到朱瞻基这番话后,不管是朱高煦还是朱高燧,都是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不管这两位王爷曾经如何,如今在听到日后大明朝百姓的遭遇时,依旧还是难以接受。

毕竟,他们的血脉当中流的是华夏的血,是老朱家的血。

不过,除了愤慨之外,他们二人心中更加疑惑的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宝贝,能被他们这位大侄子如此称赞。

毕竟,身为跟随老头子朱棣打天下的人,不管是朱高煦还是朱高燧都很清楚。

这天下,可不是说你有什么就能得到的。

而是要靠手中的刀剑一点点打下来的。

但他们也清楚,他们这位大侄子是不会随便胡说八道的。

既然如此,只怕他口中所说的宝贝非同小可。

想到这里,那赵王朱高燧也没有过多的犹豫,而是跟刚刚的汉王朱高煦一般,对着朱瞻基拱手说道:“皇上,臣谨遵号令就是,要我做什么,你说吧!”

闻言,朱瞻基也是端起一杯茶,对着三叔说道:“那侄儿我就替天下人先谢过三叔了。”

说到这里,朱瞻基当即便命人将之前系统奖励的世界地图给取了过来。

随后便开始在这地图上为自己这两位二叔三叔讲解起来。

并且将大明朝的疆域以及整个世界的情况大致介绍了一遍,最终,将自己心中最大的秘密说了出来。

中东!

那个随便挖个坑就可能冒出石油的地方。

石油,是整个工业时代最为重要的原料。

没有石油,一切都是白费。

而拥有了石油,便是掌握了整个工业时代的命脉。

也只有如此在接下来的数百年间,大明朝才能像朱瞻基刚刚所说的那样,鼎盛数百年。

哪怕大明朝没了,日后接替华夏的朝代,也将继续站在世界之巅。

伴随着朱瞻基的不断解释,一旁的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也是听的痴迷。

对于那些乱七八糟的知识,身为汉王和赵王的他们自然是没有太大兴趣去做,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小道小技。

是那些臣子们要去做的事情。

而像他们这样的人物,只要掌握好天下人就是了。

可在听到朱瞻基讲到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邦国,那么多他们从来都没有听到过的邦国,还有那么多各色各样的美女,奇珍异宝时。

这两位行伍出身的王爷,顿时心潮澎湃。

当然,对于大明朝之外的情况,身为大明朝王爷,他们肯定多多少少是知道一些的。

毕竟郑和下西洋可不是白下的。

可郑和所知晓的,又岂能跟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朱瞻基相比。

事无巨细,天上地下,朱瞻基都能说上一些。

这样一来,这便是给他们二人的认知打开了一扇天窗。

一扇能看到满天星辰的窗户。

而一旦看过那漫天的星辰后,如今已是享尽人间之福的二人,眼里,心中,哪里还放得下那苟且小事。

满脑子只有那星辰大海。

也在这个时候,朱瞻基也说出了自己最终的目的,按照当初给那些臣子官员们讲解时划的直线一般,再次在那地图之上随手一划,说道:“从这里,我朝的安南之地,一路向西,便可直达那藏宝之地。”

“只要我们能打开这一路上外邦之国的商道,便可从那里源源不断的运输珍宝而回。”

听到朱瞻基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还有那随意的一划,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虽然心中惦记着那所谓的珍宝,但心中更加感叹的是自家这大侄子朱瞻基的眼见和气势。

要知道,他这么随手的一划,划的可是那途中数个国度。

按照朱瞻基自己刚刚的介绍,这一路上,可是有好几个强盛邦国的。

就算国力不如大明朝,但毕竟是在对方的领土之上。

到了那边作战和在大明朝境内作战,那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还不像是在漠北作战,在漠北,他们的运输线还能跟上来。

可到了那边,中间隔着好几个邦国,这物资如何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