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

薄荷夏日 曲风荷 1794 字 2022-10-14

两个人就这样陷入了冷战。

在江寄余看来,这个学校里不缺天才,既然是这么好的机会,有的是人愿意站出来,他自觉没有那么伟大,他只想要陪在李成蹊身边。

但对于李成蹊来说,人与人的情感是彼此之间的联系而非束缚,她不会因为与江寄余分开就不再爱他,她也不需要江寄余每时每刻在身边的陪伴,她希望每个人都先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段成熟的亲密关系是彼此欣赏,而不是彼此依附,两条互相缠绕的藤蔓只会让彼此窒息。

如果江寄余因为她而失去了自我价值,那李成蹊觉得他们不如分手。

这话李成蹊说给了余深深听,被余深深立刻捂住嘴:“救命,江寄余听到你这话能直接连夜收拾包袱回琴南,一辈子在小渔村里打渔也不搞科研了。”

“可是……”

余深深说:“别讲你那些大道理,归根究底,你敢说你自己没有心结?因为你找不到自我价值,所以才那么想要江寄余发挥他的价值,为什么天才不能浪费他的天赋?为什么江寄余就一定要走那条路?说不定他当老师也能当得很好,又帅又有专业水平,能教出下一个爱因斯坦或者居里夫人,这样怎么就没有价值了?”

“你说江寄余不尊重自己,那你尊重他了吗?”

余深深问得李成蹊哑口无言。

当然余深深他们也不是只劝李成蹊,江寄余那头也在劝,最后余深深和许之衡约上了郑老,叫着江寄余和李成蹊一起吃了顿饭。

饭桌上那两人都不说话,全靠余深深和许之衡周旋,许之衡得知余深深是复读了一年才考过来的学妹,狠狠夸赞了她一把,然后又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谴责了一番李成蹊和江寄余。

郑老是个很温和的学者,许之衡说感谢他拨冗前来,他笑着说人都是要吃饭的,他们还给他省了想今晚吃什么的麻烦,他们在饭桌上也不谈江寄余的事情,反倒说起了琴南风物。

“我离开琴南已有三十余年,上次返乡还是因为母亲去世,如今故土无故人,确实只剩下个念想了,看见你们,倒让我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纯粹、简单、热爱自由,真是令人怀念。”

郑老说:“我能理解小江的想法,时代不同了,比起一种集体使命感,追求个人幸福或许显得更重要。只是啊,只是……当你们路过胶州湾时,可曾会想到一百年前的殖民主义,想到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琴南虽然是个海滨城市,近些年来也一直在发展着旅游业,但我们的故乡,并非一直叙述着风花雪月的浪漫,相反的,她见证了祖国的血泪疮疤。”

说到这里,郑老笑了一下:“说起来,当年江寄余还是我从航天工程那边抢过来的。这几年那头受重视,神舟系列相继升空,还有科幻电影的加持,浩瀚星空多么神秘美好,令人向往。但是星辰大海,星辰大海啊,我们大海也非常重要,从国防力量来说,我们这一块要做的事情还有太多,我们的领海受限制的地方也太多。我衷心地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我们,不拘泥于形式,这个项目组你不参加也没关系,我只是希望你不要放弃做一些有益于这个国家的事。”

“不要只做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郑老说,“家与国是不可分割的,不存在社会不好、国家不好,个人还能过得很好的情况。今天你们接受着最好的教育,希望你们有一天也能给社会一些回馈,不管多少,但一定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一件事情,不是说有人站了出来,你就不需要站出来了,对不对?”郑老临走前,拍了拍江寄余的肩膀,“我不求你‘虽千万人吾往矣’,但求你‘虽远必至’,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