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无他,薅羊毛

向来喜欢与人唱反调的姚尚书,今日就像锯了嘴的葫芦,一言不发。

优哉游哉地站在当中,微眯着眼晃动着脑袋。

好似不是来上朝的,而是来打瞌睡的。

天子颇为郁闷。

第一次被如此和谐融洽的朝堂氛围,搞得下不来台。

“陛下,通商一事既无人反对,理应安排人手,各尽其职,早日促成好的结果,才能够让大家安心。”

王之逊拱手作揖。

“陛下有开先河之勇,实乃英明圣君!”

“陛下英明!”

王氏子弟们跟着附和起来。

剩下的众臣自然不甘示弱也跟着高呼“陛下英明”。

天子早就见惯了这种阵仗,往日听到王副丞带着拍他马屁,他还挺舒服的。

可今日,他心里慌张,只觉得这样的马屁十分刺耳。

事情还没拿出章程,就让他安排诸事?

还没有好的结果还扣上英明的高帽。

等到通商失败,他是不是又要下罪己诏,把责任全部揽在自己的身上?

不。

天子看向朝臣队尾处,迫不及待地点出唐清柔。

“唐市监,昨日朕与你商议的事情,你可想出了解决之法?”

这些老油条是靠不住了。

只能寄希望于一腔热忱的唐清柔,能够给他出些有用的主意。

“回陛下。”

唐清柔出列,从宽大的官服袖子里,掏出一本小册子,弯腰呈上。

“陛下昨日的难题,微臣解决不了,只能再去寻求秦先生的帮助,这是秦先生根据多日来参考各种古籍和一些见闻,整理出来的西域产物传入大乾的用法。”

此话一出,众人双眼皆是一亮。

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西域通商,虽近百年来是断绝状态,可放在一百年前,那也是相当繁荣与发达的。

古籍之中自然会有所记载。

只是。

捡现成的便宜谁都会去做,像秦小满这样,还专门去古籍里翻找资料,用来佐证开通商道有利的事,会做的人很少。

因为这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判断那些古籍里所讲的内容,是真是假,有没有带着主观性。

这是一件相当困难且繁杂的事。

“朕只当秦先生对于通商一事只是出了一个主意,没想到……”

就连天子都震动不已,也感动不已。

秦小满,实乃国之栋梁!

凡事都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