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有利可图,秦家误商

唐清柔痴痴地望着写字的秦小满,嘴角止不住地上扬。

“因为,算计他们的人,初衷不是损害他们的利益,而是本着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原则,为他们着想。”

她心下暗忖:希望这些人不要不识好歹,辜负秦先生的一番好意。

否则。

她定会让那些人后悔。

“好了。”

秦小满写字极快,没一会儿,便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

又修改了一下,把一些过于新颖难理解的字眼换掉,交到唐姑娘的手上。

“你先说服与这上面的产业有关的商户向外拓展,剩下的,只要这个商业路子兴起来,凭借大乾人的聪慧,他们定会想到更多赚钱的办法。”

大乾的文化底蕴在这里摆着。

与周边其他国家做生意,绝对稳赚不赔。

如今,只需要用重利说服他们迈开第一步。

秦小满的话说完,见唐姑娘只埋头看纸上的内容不说话,心头一跳。

难道他改完还是看不明白?

正要仔细地解释一番,却见唐姑娘猛地抬头,双眼含泪,一把激动地抓住他的手臂。

“秦先生,这些……你都是如何得知的?”

关于西域的事物,京城无疑是接触最多的。

可秦先生写在纸上的一些农作物,她连见都没见过。

比如西瓜。

她以为是蔬菜,竟是一种水果。

再比如棉花。

她以为是花卉,结果秦先生在上面写着,这是纺织用的,类似于麻一样的植物。

诸如此类……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秦先生,从你纸上写的来看,这西域应当比我们大乾还要繁华。”

棉花不仅能够织布,还能够像羽绒一样当填充物。

这世间真有此物?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都是我在这本书里看到过的。”

秦小满走到卧房,从床头拿起一本前朝所著的《西域奇闻,递到唐姑娘的手里。

别看林子豪制造出来的缝纫机,与他想象里的不同,但也能够以一敌五。

因此,自从缝纫机问世后,秦家制衣行里就少了许多缝制工位。

好在秦家制衣行的订单根本忙不过来,人手短缺,可以安排到其他工位去做事。

再加上高订羽绒服的出现,缝纫机能够代替简单的缝线,但无法代替手工绣花等技术,缝纫机对于秦家来说,冲击不大。

但对于那些并没有绣花天赋,只能靠缝制寻常衣物为生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早在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