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风雨聚长安

时光匆匆。

眨眼间便过去了三日之久。

自三月二十三日朝会结束后。

三日时间,长安城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

实则在这平静的水面下早已暗流涌动。

匈奴入侵上谷,五日下三,劫掠官吏百姓万余人。

无论第二封八百里加急带来的消息是好是坏。

都无法弥补此事对朝堂对大周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便是上谷郡守孙道华。

无论孙道华如何亡羊补,一个失职丢官是肯定在所难免的。

如此一,岂不是空出来一个封疆大吏的位置?

无需旁人提,有心人在这三日内早已不知活动了多少次。

而能做到封疆大吏的,在中枢又岂会没有靠山?

一场郡守位置的争,早已进行的如火如荼。

当,能够参与到郡守位置争夺战中的毕竟还是少数。

大多数人的目光实际上还是放在了事件本,以及可能因此产生的影响。

无,关乎自身利益罢了。

匈奴入,无论是五日连下三城也,还是劫掠官吏百姓万余人也罢。

此事对于漠北大战胜利方的大周而,无异于一种奇耻大辱。

,无论朝堂之上如何商,事情到了最后定然是以开战来收尾。

这场仗无论大周想不想,有没有足够的国力去,都必须打!

且必须速战速,打的快!打的准!打的狠!

无他。

此事若是处理不,到最后定然会牵一发而动全,直接影响到西域的利益!

若西域诸国再次倒,大周国力势必会因此倒退至少十年!

而文武百官背后家族的财富定然也会因此缩水三到四成。

这种结果无论是正德帝也,还是文武百官也,从各自自身利益出,绝无半点商量的余地。

正是基于这一点。

三日来不知多少文臣武将暗中走动。

所谈之事皆是关于大战。

......

......

三月二十六日午时前后。

暖阳毫无顾虑地洒照在宣平门外。

为这座历经了数百年风雨的城门增添了一两分的暖意。

城墙下方三道城门此时已然有两道大开。

数不清的百姓与商队满载货物的马,川流不息地涌入最左侧城门。

不远处的右侧城门亦是如,只不过是入,变成了出城罢了。

一时间整个宣平门到处都是嘈杂的声音。

好似这才是宣平门真正的日常。

而三个月,那只不过是一次意外罢了。

荣平川站立于城墙垛口,目光平静地望着下方川流不息的人群。

时不时地抬手咬一口加满辣子羊肉的胡,当真是要多惬意便有多惬意。

不一会儿的功,一张胡饼吃,荣平川拍了拍手上本就不存在的残渣。

正欲迈步巡视一周之际。

远处官道上忽起波澜。….

本章未,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原本虽堵得密不透,但勉强还算井然有序的百姓与商队忽然朝着左右两侧走去。

更有甚,不惜冒着被惩罚的风险也要行至不远处的另一条出城官道上。

不一会儿的功,进城官道中间部分空出了一里还,且距离还在不断地扩大。

反观另一条出城官,此时已然被堵得寸步难行。

荣平川刚想吩咐手下前去查看之际。

视野中便出现一条极其熟悉的长龙正缓缓走来。

之所以说熟,无外乎是因那条长龙的顶部是由数百披甲士卒组成的罢了。

长龙虽未打旗,但通过那连成一片的铠甲颜色。

以及百姓们的态度。

荣平川很容易便判断出来者身份。

除了那,当今长安城,还有谁能让百姓甘愿受罚也要为他让开道路。

“他回来了。”荣平川难以控制内心激,话语中已然略带颤音。

就在荣平川难以自禁之际。

身旁忽然传来一道声音。

“将军。”一副将打扮的士卒抱拳行礼道:“左官道百姓越过官道导致右官道彻底堵,要不要属下带人前去惩戒一番。”

这哪里是惩戒,分明是借机发财。

荣平川又岂会不明白手下这副将的真实想法。

“你若想去便去。”荣平川转身居高临下看向那身材略显矮小的副将。

待其抱拳行礼,正欲转身离去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