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计都罗睺

大唐山海行 圏吉 1654 字 3个月前

江朔手中兵刃虽长,但计都、罗睺二人手臂之长异于常人,峨眉刺的攻击距离竟丝毫不逊七星宝剑,且长剑终是死物,二人手臂却灵活多变,这峨眉刺的功夫既像短刀招术,又像拳脚功夫,既快且狠,凌厉无比,搅得江朔手忙脚乱,非但占不到上风,还不住连连倒退。

江朔此前看北溟子与二人交手,轻松挥洒直如耍猴一般,如今真和二人交手才知道厉害,而太阳和太阴看来和二人也在伯仲之间,紫炁和月孛的功夫只怕还在二人之上,北溟子竟能以一敌六,其武学境界之高,实是匪夷所思了。

江朔越打越是钦佩,不禁说道:「在下江朔表字溯之,二位短打功夫俊的紧,却不知哪位是计都,哪位是罗睺?」

其实二人内心惊讶的程度实在江朔之上,他们见江朔还只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竟然已有如此武功,二人贴身短打的功夫在世间本已罕逢敌手,打不过北溟子原是意料之中,而打了二三十个回合,竟然拿不下这个小小少年,心中也不禁暗暗佩服他少年英雄。

武人之间最易生惺惺相惜之情,二人既听江朔问及,便大方回答,左边一人道:「升为计都。」右边一人道:「降为罗睺。」听二人口音,似非中原人士,也不知是哪里人,生得身高臂长,如此奇伟。

此言一出口,江朔可犯糊涂了,二人虽带着面具,但身形体态一模一样,想来是孪生一对,二人身高完全一样,哪来什么升、降?江朔也不好意思询问,边打边琢磨,又交锋十几个回合,江朔仍落下风,却忽然心中雪亮,原来如此……

二人手中武器虽然一样,出招也类似,但计都的峨眉刺多上撩,罗睺的招式多下凿,二人的招式配合颇似中原武术中鸳

鸯双刀之类阴阳相辅的功夫,只是计都出招走下路却攻上路,因此说「升为计都」;而罗睺出招高举却攻下路,因此说「降为罗睺」。

二人的功夫阴极而阳,阳极而阴,阴阳颠倒,乾坤倒置,与中原武学颇为不同。寻常武功是指哪儿打哪儿,此二人的招式却是指上打下,指下打上,二人手臂极长,出招位置和攻击位置相距甚远,这样手臂挥动距离长,手中峨眉刺有个加速的过程,攻到时自然比寻常短打出手要迅疾的多。而二人挥击出招之际,其实差着半拍,这样互相援护,保护对方不在挥击途中被截击。

江朔既明此理,立刻想到了反击之法。他模仿北溟子方才演示的「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的功夫,长剑颤动化作两道寒芒,同时攻向二人,江朔出剑的速度原本做不到如北溟子一般,二招同时递到,但计都、罗睺二人出招本就有先后之分,与江朔出招先后恰好相合,便似江朔幻化出双剑同时刺向二人一般。

江朔剑走中路,一剑向下斜指,计都正由下向上挥刺,却见江朔的剑尖向他手腕点来,忙转碗撤招,照理江朔剑向下刺上路便有空隙,计都只待罗睺上路刺下逼得江朔撤招之际,再行反击,这样二人始终保持半招之差,便可轮转进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