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皇上动心,黛玉持家

红楼天骄 醉饮美人膝 2392 字 3个月前

听了刘晋的话,皇上也有些心动。

却又不想一下子表现出来,显得自己有点出尔反尔。

自己刚刚即位不久,可不想有损自己的形象,自己的威严。

“辽东已经封赏给了贾爱卿,朝廷再派出官员,是不是有些不合适,诸位爱卿是什么意思?”

几人看了看皇上,又看了看刘晋,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大家混到现在的官位,都不是傻子。

相反一个个都是老狐狸,自然能够看出两人的小心思。

这是见贾琮快把辽东打下来了,有些后悔把辽东封赏给贾琮了。

只是这么做,真的好吗?

贾琮现在可是正在带兵作战呢,这个时候招惹他,就不怕引起不良后果吗?

李荣见没人开口,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朝廷现在派出官员,前往辽东赴任,一是显得陛下出尔反尔,影响军心士气。

再一个,辽东王知道了,也可能心生不快。像辽东王这样的人杰,陛下应该尽力笼络,让他归心才是,而不是做出一些事情来刺激他,让他心生嫌隙。”

李广路也不想这个时候,再多生枝节,影响战局。

“陛下,李大人所言甚是,辽东王还在前线作战,此时,不易多生枝节。”

听两人这么一说,皇上也觉得很有道理,便想暂时打消这个念头。

还没等他开口,刘晋再次开口说道。

“陛下,据老臣了解,辽东王这段时间,正在全力作战,对收复的区域,并没有安排人员管理。若是长期放任不管,反而会滋生出新的乱局,就算是对辽东王,也是不利的。

再说辽东王身为武将,让他自己安排人手,一时半会,估计也没有合适的官员可用,强行指派,也不一定能够起到好的效果,还不如朝廷派出官员前去管理。

辽东就算是封给了辽东王,也还是朝廷的辽东,辽东王,也还是陛下的臣子,朝廷只是派出官员,协助辽东王治理辽东,并不是收回领地,相信辽东王也不会有意见的。”

听他说这这么冠冕堂皇,皇上又有了一丝心动。

这么做,可以更有效的了解辽东,控制辽东,不让辽东脱离朝廷的掌控。

毕竟都是朝廷的臣子,定然会更听自己的话。

想到这里,便看向了胡庸。

“朕,金口玉言,自然不可能出尔反尔,贾爱卿年少高位,又是武将,应该不会有太多人脉,就是有一些,估计也都是武将,不适合管理地方。

这种时候,朝廷若是不出面帮忙,让贾爱卿自己弄的焦头乱额,让别人看了笑话,那就显得,彼此之间有些生份了。胡爱卿,你怎么说?”

皇上都这么说了,胡庸还能说什么?

不过细一琢磨,皇上和刘晋的说辞,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贾琮虽然打仗很厉害,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少的好点子,好主意。

但是,让他治理整个辽东,却不一定能够治理的好。

毕竟贾琮实在是太年轻了,今年也不过才十九岁,手底下估计也没有多少人脉。

这种情况下,朝廷派出官员,帮助他治理辽东,也能说得过去。

最关键的是,皇上已经想这么做了,自己也不能再反对。

想到这里,胡庸拱手道:“陛下所言甚是,辽东王实在是太年轻了,没有管理一地的经验,若是放任不管,反而不好,朝廷派人帮他管理,也算是合情合理,老臣没有异议。”

皇上闻言大喜:“好,既然首辅也这么说,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决定了。胡爱卿,就由内阁伙同吏部,筛选合适的官员,尽快呈报上来,若是没有问题,就尽快的派往辽东上任。

告诉那些官员,接受朝廷管辖的同时,也接受辽东王的管辖,让他们不要和辽东王起什么冲突,惹出不必要的是非来。同时,将朝廷的意思告知辽东王,不要让他误会了朝廷的好意。”

“臣,遵旨。”

胡庸、李荣、刘晋等人,躬身领旨。

这样做有好有坏,最终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李广路再次出班,拱手行礼:“起奏陛下,现在已是深秋,辽东那边冷的比较早,顶多再有一个月,那边估计就要下雪了,一旦大雪封路,就无法通行了,就只能等到明年雪化了。

辽东王请求朝廷,尽快拨付大军所需的棉衣,以及一冬天所需的粮草,一旦粮草不足,又无法运输,几十万大军一旦缺粮,死人是小,估计会出大乱子的。”

皇上点了点头,当兵吃粮,这事没什么可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