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丢车保帅

李承乾的确也不会在这里待太长时间,等杨素素能自如的活动,他差不多也就该回长安城了。

当然这象州城的两位大领导,他李承乾可没打算放过他们,表面功夫做的再好,痕迹擦的在干净,做了就是做了,事实已然发生。

而剩下的一点时间,他带着摩瑞继续在苗寨的几个山上观察,采样,这个期间李承乾用刀刻来做好标记。

他为苗寨之后的主要种植区做了划分,什么地方种荔枝,什么地方种水稻,什么地方培育花朵,等等很多。

因地制宜是李承乾一开始以来就提倡的,因为北方天气原因很多东西没办法实现,而这里却可以弥补。

这个实地勘测一直持续到了傍晚,李承乾便带着摩瑞回去了,看着已经气喘吁吁的老头,“我这再不回去,这老头怕是要载在这里了。”

见李承乾停下脚步,摩瑞狠狠的喘着气,他怕跟不上,不过这个是大计,苗寨要是在自己等人手上过上好日子发扬光大,下去见列祖列宗也有脸面了,那走路都是仰首挺胸的走。

所以即使两条腿都已经不属于他自己的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着,努力的挤出一点笑容。

可是效果嘛,在李承乾看来……嗯…还不如不看,辣眼睛。

“回去吧!”

“殿下,这结束了吗?”

摩瑞指了指他们前面大约一里路的另一个山头说道:“可是那边的还没有勘测…”

“怎么?还要继续?那行吧,我们先不回去了。”李承乾似笑非笑的说道。

“哪个…啥来着,那边一看就比较荒芜,而且你看树木比较稀疏,土质肯定不怎么样,算了…”摩瑞不听使唤的腿,此刻也焕发第二春,两个腿,不停地倒腾,速度都快赶上二十岁的小伙子了。

仅仅几息的功夫,李承乾变只能在摩瑞后面吃灰了,他笑着摇了摇头,无奈的跟了上去。……

初夏的风还没有那种热烈,还是相对比较清新的,苗寨的民居由山脚延伸至山脊顺势而上,舒缓平展,建筑高度较低,应和山体形态的原生态,最大限度的保持山体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达到建筑与自然走势的有机融合。

正好可以最大限度的感受着自然环境,而此时苗寨的一栋木质阁楼,四周窗户镂空,为这微热的房间内带来一丝凉意。

一处阁楼,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还有一个女人孩子。

杨素素抱着孩子正在逗着她玩,李未央这小子就皮了,正在呼呼大睡,初夏的傍晚有蚊子发出嗡嗡的声音,还有知了发出蝉鸣的声音,亦有青蛙发出呱呱的声音。

案牍上的烛光也在随风摇曳,那舞姿甚是欢快,李承乾正在缓缓书写着:《关于荔枝幼龄期的管理方法

1.施肥:以勤施薄施为原则。

土壤施肥在定植后一个月即开始,二、三年内,以增加根量、促梢、壮梢为主。

宜掌握“一梢二肥”或“一梢三肥”,即枝梢顶芽萌动时施入肥料,促使新梢正常生长。当新梢伸长基本停止、叶色由红转淡绿色时,施第二次肥,促使枝梢迅速转绿,提高光合效能,增粗枝条、增厚叶片。

当有新梢转绿后施第三次肥,加速新梢老熟,缩短梢期,利于多次萌发新梢。

施肥量视土壤性质、幼树大小而定,定植后树小根少,第二年起施肥量相应提高,比上年约增40—60。

2.灌水:灌水是为了荔枝幼树更加健康的生长,一般幼年荔枝根少且浅,受表层土壤水分的影响较大。

一年生荔枝幼树常发生“回枯”现象,故旱天应注意淋水保湿,雨天防止树盘积水。

3.整形修剪

:幼年荔枝树。整形修剪着重培养3—4条主枝,使其着生角度合适、分布均匀。修剪原则是宜轻不宜重,主要剪除交叉枝、过密枝、弯曲枝、弱小枝,以及不让其结果的花穗,使养分有效地用于扩大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