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熟悉之后,班里的男孩子开始扯顾亭亦的头发,掀他的裙子,扒他的裤子,在他上厕所的时候闯入他所在的隔间,然后指着他笑:

“是男的!娘炮!娘炮!”

约莫三年级的时候,母亲姗姗来迟的“独立人格”突然苏醒了,而这时候她也终于知道原来自己的丈夫一直在外面乱搞,于是她想要离开家庭,追求她自由的爱情。

母亲和父亲原本就是毫无感情基础的家族联姻,父亲事情败露后,母亲倒也没觉得难受,只觉得自己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气去追逐自由。

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开始了只维持表面夫妻关系,实际上各玩各的相处模式。

顾亭亦成为了被遗忘的存在。

他理智上知道自己是个男孩子,因此,终于摆脱母亲的控制后,他把衣柜里所有女孩装扮全部搬出去,摞在后花园里,堆成一座小山。

家中阿姨看见他一趟又一趟地搬东西,好奇问道:“亦亦,你在做什么呀?”

九岁的顾亭亦满脸淡定,平静地回答:“我在玩过家家。”

说完,他一把火将那座裙子小山烧成了灰烬。

那天晚上火光漫天,家中几个阿姨吓得差点儿报火警,顾亭亦却站在二楼房间的窗口边,面无表情地朝下看。

鲜红的火焰将他瞳孔也映成红色,灰烬被风卷起,沾在他额前的碎发上。

第二天,顾亭亦独自跑去理发店,让理发师把自己的头发剃得很短。

他对理发师说想修理一下眉毛,假装好奇地拿起刮眉刀,在自己眉毛上方划了条小指长的血痕。

那时候,顾亭亦以为自己所有苦痛的来源都是因为别人经常夸他长得漂亮,漂亮得像个小姑娘,所以他恨不得毁了这张脸。

然而理发师反应很快,见到他脸上出了血,立刻从他手中夺走刮眉刀,没再给他接触刀具的机会。

等回到家,被阿姨们监视着,他也没能把疯狂的想法变为现实。

后来长大一些,他才懂得,永远不要因为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

三年级以后,虽然顾亭亦再也没有穿女孩的衣服去上学,但是学校里的男生还是看不惯他,上课的时候扔石头砸他,下课的时候把他堵在厕所里、巷子里踢打。

……即便他从来不比兰花指,声线也并不细弱,但在同学的印象里,他就是个娘炮。

这印象根深蒂固,难以拔除。

升入初中以后,顾亭亦的遭遇也没能得到改善。

因为他所在的初中和小学都在一个学区,里面那些同学大同小异,最多只是不在同一个班里而已。

他小时候经常穿裙子的事情全年级都知道,照片被传得满天飞,走在路上,即使不用刻意去听,他也知道必定有人在对自己指指点点。

只是这时候他已经学会了打架,又狠又不要命,所以倒没几个人敢来招惹他。偶尔有那种拉帮结派来找麻烦的,也会被顾亭亦的狠劲儿吓到。

但他长得实在太漂亮了,过于显眼,与别的男孩儿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