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 船

争魏 苍穹之鱼 1390 字 3个月前

盛唐之时,中原什么教派都有,也没见它们翻出浪花。</p>

而当华夏虚弱,陷入自我否定时,它们才有可趁之机。</p>

看这厮的架势,估计是个油盐不进的主儿,威逼利诱只怕都没什么用,杨峥思索了一阵,“如果你的确能建造海船,朕可以考虑。”</p>

“陛下放心,小人这就回信家乡,让家族中的工匠赶来!”摛</p>

还有这好事?</p>

杨峥大喜,“等等,不仅是造船工匠,其他工匠朕也要,你若是能多招一些人来,朕允许你建寺!”</p>

“陛下真实以为仁慈而伟大的君主!”这厮激动的都跳了起来。</p>

一座寺庙而已,还能把儒道释都弄翻不成?</p>

儒家在华夏传承几千年,早就深入人心,佛家若不是与儒教结合,能不能在中原玩得转还是两说。</p>

儒教别的本事没有,这方面的水平还不错。</p>

大国就要有大国的文化自信。摛</p>

不弄些鲇鱼进来,儒道释就没进取心。</p>

虽然在纸面上恢复了墨家,但此时的墨家只是作为儒家的补充而已,想跟儒家分庭抗礼,没有一两百年的孵化,根本不可能。</p>

此外,大秦也是有防火墙的,明面上有鸿胪寺,暗地里有锦衣卫。</p>

祆教教众都要鸿胪寺发的度牒才算合法。</p>

再说不让他们明面上传教,他们就会转为地下活动,威胁更大。</p>

一座祆教寺庙,也可以作为两个文明交流的窗口。</p>

很快,大秦的各种造船术被整理下来,记录在《船政》之中,杨峥令抄录十二份,四都加上建业,各保存一份,藏书阁留一份,皇室内府藏一份,太学留一份,工部留一份,《泰兴大典》收录一份,剩下的交给海事司。摛</p>

理论的东西有了,就该付诸实践了。</p>

造海船需要大龙骨,寻常的树木能以承担重任。</p>

最好的木材一是辽东的身上老林,二是云南的密林,三是岭南大木。</p>

杨峥干脆开了三个造船厂,一是辽东船厂,设在辽州平郭县(后世大连)。</p>

二为江东船厂,设在建业。</p>

三为岭南船厂,设在合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