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莹吃过午饭,便来棉花厂找凤鸣了。因为凤翔要让她陪凤鸣去冷战家回拜,她来找凤鸣,是想让凤鸣准备一下,明天二十八,双日子,她上午带凤鸣去冷战家回拜,下午赶回县城,还不耽误凤鸣上中班。

因为凤鸣的家里,还不知道凤鸣已经去冷战家里了。

林青山在冷战离开之后,便去了乡邮政所,用邮政所的电话给县城的凤翔打了个电话。说是最近几天让莹莹陪凤鸣去一趟冷战家回拜。原因是,之前不让凤鸣回拜,是因为凤鸣年纪太小,而现在,凤鸣去棉花厂上班了,成了公家人,冷战家里已经开始担心了。让凤鸣回拜,是让他们放宽心,吃个定心丸。但凤鸣太小,去冷战家回拜必须由人陪她,而陪她的人,最合适的便是嫂嫂了。

凤翔接了伯的电话,听了伯的解释,便到单位找莹莹。

而莹莹呢,虽然还未和凤翔结婚,却早把凤翔家的事情当自家的事儿了,否则,她也不会出面将凤鸣安排在棉花厂上班了。

安排凤鸣去棉花厂上班,也只有莹莹能将十四岁的凤鸣给安排在棉花厂上班,因为她是县社一把手的女儿,这还是她主动提出来给凤鸣安排工作的。

事情是这样的,莹莹知道了凤鸣和凤翔是一母同胞的妹妹,又辍学在家,便想着给凤鸣安排工作,而她能安排的地方,便只有供销社的下属单位。而供销社的下属单位都是商店销售,而商店销售是需要会算帐,会算盘,能写能算的人,不会写不会算的人,在商店里都是多余人。凤鸣不但不会这些,仅年龄这一关都过不去。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家站在柜台里当营业员,影响太坏,上边一查,不担凤鸣会被开除,安排她人的也会受处分。

但县社的下属单位不仅仅有商店销售,还有县麻公司,而县棉麻公司下边,有县棉花厂,及一些乡镇棉花厂。

本地的棉花厂是最近几年,农民大面积种植棉花之后新创建起来的。因为是新创建的,需要大量的职工,但招收的都是有背景的,和供销社内部的员工子弟。

现在的县棉花厂,已经创建好几年了,职工早已到位。但莹莹的父亲是县社一把手,棉厂再不缺人,也不多她安排的这一个。

可问题来了,这县棉花厂的厂长,是县社以前的副主任,他是一个老固板,如果凤鸣满十八岁了,莹莹出面,看在莹莹父亲的面上,他无论再古板,还会给面子的,可凤鸣才十四岁。所以,莹莹没把握,便让父亲出面安排凤鸣。

莹莹爸一听,不由得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