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我等你。”于鹤立放下行礼箱,把梁苏揽入怀中,“无论多久我都等你,哪怕等着我的是刀山火海,都不会犹豫半分。”

“不要为情所困,那样真的很傻,要为情所动。”梁苏虚虚的浮抱上男生精壮的腰肢,“我们即使暂时不能见面,甚至如果以后感情上一波三折,也要各自精彩,千万别自暴自弃。”

北风刮在脸上如刀割般,一想到和梁苏的分别时日,于鹤立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我不会放手,你也别放好吗?就这么支撑着走下去,走到前方无路都不放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之前你总说路教授傻,没想到你动情起来不亚于他。”梁苏挣脱出于鹤立德怀抱,抓起一旁的行礼箱,看向专家楼的方向,“我答应你,不先放手。但你也要答应我,再我同意见你父母之前替我抵挡一阵。”

“我怎么感觉咱们先在做贼,不,像私奔。”于鹤立艰难地笑了笑,“包办婚姻在建国初期就破除了,但似乎人们的传统观念转变并不大。当然,其中也包括我的父母。”

梁苏看于鹤立情绪稳定下来,也顺水推舟道,“我倒觉得没那么糟糕,不如就将我看作是戏文里赶考的学子,只有金榜题名才有资格迎娶自己心爱的姑娘。这样性别倒置一下,是不是心里舒服多了?

借着皎白月光,于鹤立不安的看了看表,“不早了,我们得赶快去专家楼开车。”

他带着梁苏走到专家楼后的停车场里,把那辆老旧的桑塔纳开了出来。又让梁苏在车里等一会儿,他要回趟公寓拿重要东西给她。

等于鹤立返回时,手里多了个大大的牛皮纸信封。梁苏接过来一看,里面赫然放着一本厚厚的存折。

“这是我这几年的积蓄,密码是你生日的后四位数和我生日的后四位数连在一起。”于鹤立摸了摸梁苏的头,“穷家富路,你手上有这东西我也放心些。”

手中薄薄的存折仿佛有千钧重,让梁苏有中扑到于鹤立怀里痛哭一场的冲动。可她只是靠在座位上,定定的看着于鹤立熟练地锁车门、打灯、挂档,发动机轰鸣声响起,桑塔纳冲出院子,朝火车站驶去。

“谢谢你的用心,可存折我实在不能收。”眼前后退的街景让梁苏清醒过来,“要用存折必须去银行支取,这样就会留下记录。如果你的账户被内部人员重点监控......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作者有话要说:

明儿个上夹子 会在最后一个小时来更新 小可爱们原谅下我吧

第35章 新年 ·

冬日的重庆火车站, 早上八点以前只有三四趟车出发。梁苏想了想,决定去成都过个年。毕竟两城离得近,再说她上辈子曾经多次出差成都, 只是一直苦于时间紧迫没能好好玩。

这年头没有网络,不能远程订宾馆, 梁苏凭借记忆中的印象勉强搭公交车到了武侯区。然后又在寒风中走了许久, 才找到一家政府招待所。前台工作的小伙子从未见过一个人拖着箱子过春节的年轻女孩, 何况还长得清丽动人。他再三询问梁苏的入住时间,还将学生证号码备注在登记本上,这才给她办了入住, 又帮她把箱子拎到了门口,并再三嘱咐出门要注意安全才离开。

一番关切地话让梁苏觉得心里酸酸的。她上辈子二十出头就进了会计师事务所,每到审计忙季,拎上一口箱子就能走南闯北,每天早上醒来,都要望着天花板回忆下自己在哪个城市。尽管客户安排的宾馆都是五星起步,可从来没有人关心过她会不会太累,箱子重不重,生理期舒不舒服的问题。

她坐在洁净的大床上, 透过玻璃看着楼下经过的自行车和人群。成都地形平坦,不像重庆那样抬脚就是山, 出门就爬山,因此很多青年人会买上一辆自行车,在天气晴朗的日子三五成群的结伴出去玩儿。

看着成群结队的年轻人,梁苏有点想念于鹤立了。她挪到床边, 看着那部红色的半旧电话,正要伸手拨号, 忽然想起在重庆时都是于鹤立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弄得都有习惯性依赖了。可于鹤立有着人人羡慕的北京户口和优越的家境,齐大非偶的道理她还是明白的。

开始和于鹤立谈恋爱的时候,梁苏是纯粹跟着自己的内心走。恋爱在她眼里,只要是真情所至,并不一定需要开花结果。没想到于鹤立比她预料的要深情的多,梁苏只可惜现实阻碍太多,她不能全身心依赖他,至少这个阶段不能。

不如两个人断连一个月,先冷却下这段关系,也给自己一个适应没有于鹤立的空间。梁苏摩挲着手腕上的瑞士表,想着于鹤立应该正陪着远道而来的父母逛解放碑,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不由得起身打开箱子,找出本解放前翻译的西方经典庭审案例,随便翻了一页就开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