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面若桃花才好看嘛。”周茵茵微笑着,又帮她补了点口红,杭丽也拿起碳笔加了几笔,直到集合铃响起,二人才放梁苏归队。

梁苏坐在刘家豪与李非凡之间,用视死如归的心态聆听双方各自发言。前几日接连下过几场秋雨,傍晚的秋风中带着些许凉意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

林晓露一改往日的争强好胜,用舒缓的语气将正方观点娓娓道来,还引用了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名言,“纵有终日做买卖,义不在己为圣贤。”因得台下观战的师生拍手叫好。反方一辩则简明扼要点出金钱与道德不能统一,日常生活中二者只能选出一个作为重点,无法同时顾及。

刘家豪则着重讲了子贡赎人的故事。古代鲁国国君颁布法令,当鲁国人在外赎回当奴隶的同胞,国君将用金钱奖励救出同胞的义士。孔子的学生子贡救出了当奴隶的鲁国人,却分文不取。后来孔子批评了他,说这样就再也没有人去拯救同胞了,并再三强调去国君那里领取赏金无损个人品德。刘家豪声情并茂,把故事讲的绘声绘色,引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然而反方二辩宁慈狡黠一笑,意气风发的站起来,用甜美但充满力量的语言质问他,“西方列强的经济发达有目共睹,然而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马克思早就说过,资本的原始积累每一个毛孔都留着肮脏的鲜血。剥削阶级靠残害劳动人民获得了金钱,但他们的道德沦丧令人不齿。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美英法帝国主义国家贫富差距的真实写照。既然正方辩友说金钱与道德的追求能够统一,那么如何解释西半球国家纸醉金迷之下的悲惨世界?”

宁慈声音不大,情绪也不算激动,但她一开口,底下窃窃私语的众人立即鸦雀无声。这番话把整个辩题拉向了意识形态领域,也是这个年代最敏感的话题。短暂的沉默中,不知是谁率先喊了一句:“社会主义万岁!祖国万岁!”顿时众人的呼声如雷贯耳,宁慈带着满意的微笑坐了下去。

裁判组长林主任随即鸣锣三声,示意全场寂静。坐在梁苏右边的李非凡狠狠攥着拳头控制情绪,用来记笔记的硬皮本也被合上,似乎宣告着必败无疑。

梁苏一咬牙,挺身站起,既然对方主动把话题引向意识形态领域,那她也无所顾忌了。“反方二辩试图混淆视听,偷换概念,请评委老师和各位观众听我一言。”

“我们今天的辩题是金钱追求和道德追求是否能统一,而不是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是否必须统一。”梁苏努力使自己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刚才反方二辩说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以及悲惨的底层民众,我也深深同情着那些苦难的工人和农民。但他们的痛苦是来源于分配不均的社会制度,而并非金钱追求本身。贫穷不是马列主义的目标,发展生产力,使全人类得到幸福才是社会主义的终极愿望。要杜绝人吃人的惨状继续发生,必须改变不道德的剥削制度,而不是大家一起德高望重的饿肚子。古人讲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不是说路上的遗失物必须一文不值,敞开的民居家徒四壁。如果穷到盗贼都摇头叹息的溜走,人为了吃饱穿暖这种基本的生活需求则更容易铤而走险,沦为亡命之徒!”

说完这一大番话,梁苏的后背已经微微冒汗。她看着底下乌压压的人群,似乎已经被她的陈述所打动,于是继续趁热打铁:“为什么英明的小平同志要进行改革开放?为什么苏联老大哥要不远千里帮助我们?为什么拨乱反正之后要立马恢复高考制度和工农业生产?就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更美好和富足的未来。古人早就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要发展工农业,商业和科技,教育,就是为了在追求发家致富的同时提高人民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这才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蓝图,大家追求的是经济和科技的腾飞,在民主和法治的道路上迈步前行,超越英美迈入发达国家的序列;而不是倒退回清朝,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咱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国策还不能证明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能够统一吗?那请对方辩友明示,小平同志制定这项国策究竟用意如何?”

梁苏话音刚落,台下坐在角落里观战的于鹤立如梦初醒般咧嘴一笑,自言自语道:“如此锋芒的姑娘,够劲儿!”

第15章 航向

这时不像刚才正方结束发言那般掌声雷动,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梁苏偷偷瞟了眼对面几分钟前还得意洋洋的反方辩友,此时他们正面面相觑,为首的宁慈更是紧咬嘴唇,柳眉紧锁,面色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