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二天刚好是周五,厂长在前面大操场中间的演讲台上,登高一呼,“技术部的同志们,今天一定要好好展示你们的口才,骑着我们的三轮车到人家当面去,勾住他们的心神!”

肖倩倩对厂长这么诡异的打气词表示无语,不过,她还是给萧鑫检查好了挎包,见他带的干粮跟水都足够,才放他上大卡车。

萧鑫被派去的地方有些远,而且大家总不能真的骑着这些新三轮去目的地——这些都是新车子呢,万一骑在中途磕碰了哪里,到时候还怎么卖。

所以,他们是临时征用了厂里的运输卡车,足足征用了五辆,每辆卡车上小心翼翼地载着两辆新三轮,以及负责去推销三轮的技术员们。

为了征用这五辆卡车,盛部长跟运输部的部长吵了将近一小时,最后是厂长施压,才成功征用的。不过也仅限今天一天了,之后技术部每天顶多能借用两辆卡车,要是运输部忙,有可能连一辆、两辆都不会借。

“真是的,要是以前没分部门的时候,厂长自己发个话就行了,哪里有这么多麻烦事。”有技术员忍不住埋怨。

肖倩倩看了那人一眼,挑眉笑道:“要真是厂长一个人说得算的时候,他还真不一定会直接发话。”

不管是运输还是卖车,都是八一厂的产业,厂长是八一厂的厂长,并不是某一个部分的厂长,他做决定时,肯定得综合考虑利弊。

现在分部之后的优势是,厂长可以通过两个部门领导之间的争吵,以及他们各自给出的理由,综合考虑,很快地做出决定,而不用跟以前一样,需要他自己一个人去琢磨很久。

那个技术员也只是随口抱怨一下罢了,听过肖倩倩说的话,自知理亏地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地去干活了。

今天留在厂里的技术员会稍微轻松一点,整理一下文件材料就行。

大部分技术员都外出了。这是他们绝大多数人,第一次去做推销,以前厂里的卡车卖给谁,都是靠厂里老人的人脉,并不需要技术员操心。

头一回做这种活,他们还蛮紧张的,就说好了,第一天的时候,要有两三个人一起负责一辆车的推销,免得一个人去见哪里的领导,在人家跟前说不出话来,丢了老大脸。

萧鑫受到额外照顾,跟这批出来资格最老的陆总工在一队。他们坐的这辆卡车上,除了萧鑫之外,都是四级以上的技术员。

之前开会的时候,大家都注意到了,虽然说出许多好意见的都是肖倩倩一个人,但她中途有多次跟萧鑫商量,萧鑫也有给她做补充的时候。对于这个喜欢闷头干实事、不擅长说话的后辈,大方的技术员们都愿意带一带他。

他们去的是小亭镇。

按照之前萧鑫的调查,小亭镇从八月份开始,一边要修一座桥,另一边要修一段铁轨,都是需要耗费大量建材的大工程。而且小亭镇这两样工程,都是上面比较舍得拨款的项目,他们这批经验最老道的人选择来这里,就是冲着“第一天开张不能吃寡蛋、无论如何在小亭镇得卖出去至少一辆车”的目标来的。

其他人那边,倒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第一天失败了还有第二天,总归可以摸索着来做销售这件事。

卡车的速度并不慢,只是,车子开到距离小亭镇还有一公里多的地方,就有一段路太窄了,卡车过不去。而且之后的道路坑坑洼洼的,还有倾斜度比较大的路面,这样的道路两边,还有大大小小的树木、茅草,甚至连路中间都有比较茂盛的野草,大卡车不好过去,很容易把草茎卷入车轮,或者太高的车顶撞到上面的树杈……

陆总工让司机靠边停车,“你就在这等我们,我们骑着三轮车过去。”

“真骑啊?”其他人一边帮忙把三轮车放下来,一边迟疑着不敢服从。

陆总工看着他们直笑,“怕什么,不就是骑一段路吗?我们直接踩着两辆三轮车到人家面前,那才真是有说服力呢。来,萧鑫,你年轻力气大,坐这辆车主力位置,带带我这个糟老头子。”

“陆叔你才五十……”萧鑫无奈道,但动作不慢,真的按照陆总工的吩咐,骑在其中一辆三轮车的中间座椅上了。

这三轮车的设计就是这样,座椅部分是“凸”型,在前端座椅跨腿坐的人,是踩脚蹬的主力,旁边两个能起到辅助减轻压力的作用。

车后面没带货,他们把自己的挎包丢进座椅下面的空间,五个人分了两辆车,一前一后地骑向小亭镇。

现在是上午八点左右,沿途有挑着、扛着建材、还有用推车推建材的人不断被他们甩在车身后面,一群人越骑越得劲,最后都没注意到,他们已经成为了那些工人们的眼中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