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禾就表示很惋惜,不过也能理解。

她同杨亨利道:“如果我定制十件的话最快什么时候能出货?衣身上的刺绣不要这么密,百分之五十即可。”

杨亨利就看向那绣娘,绣娘想了想,道:“您一个月之后来取吧?”

“太慢了,”沈青禾道,“半个月怎么样?杨先生,我要的刺绣并不密 ,也用不着您绣庄里的顶级大师,您只需找些绣技娴熟的,半个月能不能赶出来?”

刺绣这东西其实本来就是慢工出细活,但既然是商品,那就要质量与效率兼顾。沈青禾刻意压缩时间,实际上也有考量他们出货能力的意思。

说实在的,上海的绣庄可不止杨亨利这一家但他们家却是唯一一家引进了国外机器,能够批量制作成衣,并且出口海外的公司。在商业运作和创新上是最有经验的。

这是沈青禾首选她们家的主要原因。

荣织云忍不住问道:“连杨老板都说传统嫁衣不好做,你真要试?”

沈青禾点头,胸有成竹的道:“放心好了,我朋友已经在香港那边做过市场调查了。那边大多数人家嫁女儿依旧觉得穿龙凤褂是最有排面的,但她们那儿的绣娘做出来的样式太过古板,不像上海,传统中融合时尚,我觉得在那边还是有一定市场的,所以打算先去试试水。”

杨亨利一听这话,立刻建议道:“不如沈小姐试一试机绣?我们引进的机器是国外最先进的……”

话未说完,沈青禾就已经摇头:“不行,机绣再怎么先进也比不上人工刺绣。”

“那我们赶赶工,尽量按照沈小姐的期限交工。”杨亨利最后咬了咬牙,接下了这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