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4章

戴克里先微笑着:“不用担心,我有钱,我有很多很多的钱,我也有很多很多的粮食。”

一群罗马大臣惊讶地看着戴克里先,你丫不会也学波斯人发行“波斯粮票”吧,罗马士兵可没有波斯农奴好忽悠,分分钟就造反的。

戴克里先微笑着:“我真的有钱,有粮食。”他神秘地笑着,他知道的事情比这些大臣知道的多得多,比如他知道君士坦提乌斯与元老院的人正在密谋推翻他。两万不怎么听话,缓缓追杀大楚人的军队太容易看破动机了。

他做的事情同样比这些大臣知道的多得多,但是他不能说而已。

戴克里先目光深邃,这个狗屎的罗马帝国啊。

……

波斯湾。

一群叙利亚人坐在沙子上,认真地摇头晃脑朗诵:“……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苏彧认真地问道:“你们谁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一群叙利亚人纷纷举手。苏彧随意选了一个叙利亚人,那人严肃地道:“这句话出自《礼记》,讲得是孝顺。父母有了过错,子女应该低声下气温和地劝谏,劝谏不听就继续劝谏,如果父母发怒并把自己打得流血了,也不要埋怨,还要继续孝敬。”

一群叙利亚人用力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有人叫道:“大楚就是了不起,话说到了我们的心里去了。”父母打儿子当然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大楚能够把这些内容总结出来,写成优美的文字传到世界各个角落,真是了不起。

苏彧微笑点头:“说得很好。”她如今是大楚在波斯湾的一个小小的学堂夫子,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教育叙利亚人说大楚话,认识大楚文字,背诵大楚的经典文章。

她看着认真学着《礼记》的叙利亚人,心情复杂,微微有些恍惚。

她原本不是支持孔孟的铁杆,她反对的是大楚剥夺了女性学习《女诫》中的精华的权力,剥夺了女性把琴棋书画和礼仪规矩当做金规玉律的权力,但被作为“儒家子弟”放逐了。她满怀愤慨,大楚朝不准学习孔孟,她就要成为孔孟的铁杆,她在一群被放逐的儒家子弟之中以坚定地儒家子弟而出名。

那么,苏彧向一群叙利亚人以及阿拉伯人、波斯人传授儒家的经典之一的《礼记》应该符合她传播儒家的心愿了?

苏彧心中酸楚不已。“父母有了过错,子女应该低声下气温和地劝谏,劝谏不听就继续劝谏,如果父母发怒并把自己打得流血了,也不要埋怨,还要继续孝敬。”这句话有问题吗?苏彧以前是觉得没问题的,爹娘生了自己,自己的血肉性命都是爹娘给的,别说挨爹娘的打了,就是打死了也是应该的。这就是孝顺啊,她、她的爹娘、她认识的人们,谁不是这样说的?

可是,这真的对吗?父母有错,子女就该逆来顺受吗?

与苏彧一起被贬谪到扶州集体农庄的大楚子民之中有一个女孩子叫做简梅,她对爹娘的孝顺到了极点,爹娘说的任何事情她都会毫不犹豫的答应。简梅的弟弟在集体农庄的工作嫌累,不肯做,挨了管事的鞭子,并且没有饭吃,简梅的爹娘让简梅将自己的饭菜拿出来给弟弟吃,简梅就从养鸡场跑到了田庄,将自己的饭菜给弟弟吃;简梅的弟弟嫌弃田庄的农活累,想要去轻松一点的养鸡场,简梅的爹娘命令简梅与弟弟换工作,简梅立刻跑去养鸡场与管事大闹,一定要换工作,农庄的活计哪里是由得她说了算的?折腾来折腾去,结果简梅没能把弟弟调到养鸡场,自己却被调到了田庄,简梅的爹娘和弟弟痛骂简梅没用,不孝顺,不顾家;简梅的弟弟想要提高他在农庄的等级,吃更好的饭菜,简梅的爹娘命令简梅帮弟弟干活,简梅二话不说不管自己的活计,一心一意帮弟弟干活,结果弟弟果然晋级了,简梅却因为没有完成工作降低了等级,每天吃的口粮少之又少,即使如此她依然把口粮分给弟弟一半;简梅的弟弟看中了一个少女,每天给她买冰淇淋冰块或者香料,简梅的工钱早就在爹娘的手中补贴了弟弟,但依然不够弟弟花销,简梅的爹娘命令简梅去借钱给弟弟花,简梅借遍了整个农庄的人……

简梅有无数“孝顺”爹娘,听爹娘的话,“照顾”弟弟的事情,简梅不用别人劝,自己也知道这样做不对,农庄的惩罚尽数落在了她的头上,别人在集体农庄越来越胖,她在集体农庄越来越瘦,别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她却看不到苦难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