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1章

制作纸张在理论上倒是可行,草原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草,只要草够多也能做纸张的吧?但带来的做纸张的工匠目瞪口呆,看着一望无际的牧草束手无策。

司马模对此愤怒极了,胡问静可以打破传统制作工艺,研究出桔梗造纸,为什么他带来的工匠就不成?

可愤怒归愤怒,愤怒不能变出铁矿和纸张,司马家空有五十万忠心耿耿的大军,可以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建造泥土高墙,建造几百万亩的良田,建造比太康城还要巨大的城池,但就是做不出一把刀子,一件纸甲。

看着军中士卒的铁甲从散发着寒芒,到如今凹凸不平,刀剑从锋利无比到像狗啃过一样,司马模心中焦急万分。该死的寒冷天气!司马家带来的大量煤炭全部用来取暖了,他连起炉子打铁的煤炭都没有!

虽然草原上也有大片的树林,可是司马模只要看看破烂的马车,以及想想寒冷的冬天,就完全没胆量将“珍贵”的木材用来打铁修补刀剑。破烂的刀子也能杀人,没有木材,马车坏了怎么办?天气冷了怎么办?

司马模苦苦皱眉,草原上几乎没有可以瞒住人的可能,他已经知道大楚有一支几千人的援军到了,他在意,也不在意。司马模在意的是同样在刀剑、甲胄上山穷水尽的回凉得到了一定的补充,不在意的是区区几千人放在五十万人的司马家子民面前不值一提,只是微微增加了大楚军的实力而已。司马家真心没有想过在此刻消灭这支大楚军,不在意大楚军的实力稍有增加。司马家杀了回凉等人有什么好处?没人监督了?司马家已经远离大楚,就在这里建立根据地了,有人监督没人监督又有什么区别?

司马家不想消灭这支大楚军也因为投鼠忌器。能打的士卒只有这么点,能用的刀剑只有这么点,难道要损耗在毫无意义的战争之中?留着这支大楚军还能分担一些四周的游牧民族的侵袭。

司马模将大楚援军的消息直接甩到了脑后,距离大楚太遥远了,大楚能够派来几千援军已经是竭尽全力了,不可能有数万人赶来支援,他不需要理睬大楚。司马模继续思索如今的局面,那些该死的草原游牧民族很显然也看中了这块土地,不断有人进攻司马家。司马模经历了五年的草原生活已经懂得了牧草的重要,游牧民族不愿意看到有一支几十万人的部落抢走肥沃的牧场,反应自然是会激烈一些的,而且很大的可能就是司马家如今的位置挡住了大批游牧民族南下的道路,所以才不时有大量的游牧民族进攻司马家。

司马模咬牙切齿,大哥带领三十万人引开了游牧民族的注意,他的压力小了很多,必须趁这个难得机会完成许多重要的工作。司马家在这里已经有了足够的田地,不愁粮食,他需要的是铁矿!是甲胄!是武器!

“哪怕是骨箭骨刀也是好的。”司马模看看四周一望无际的草原发狠了,没有铁矿又怎么样,羊骨必须全部利用起来做刀剑箭矢,司马家在找到铁矿之前只怕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只能像个彻头彻尾的草原人一样使用骨箭骨刀了。

“还有发石车!”有几百辆射程比弓箭远不了多少的垃圾发石车也是好的,虽然不能进攻用,但是防守的效果肯定杠杠的。

司马模对在此地立足还是有信心的,四周的游牧民族虽多,能够与拥有五十万人口的司马家相比?迟早吞并了其余草原部落。

他恶狠狠地骂着:“该死的西方人!”其实他觉得这些草原游牧人多半是鲜卑人,鲜卑人的草原广阔得很,到处都是鲜卑人。但是司马家的五十万子民中有大量的鲜卑人,他万万不能用“鲜卑人”作为敌人的代名词,因此选择了含糊的“西方人”。

……

刘弘和刘琨等将领仔细研究胡问静的地图,早已迷失了方向的情况之下看地图就像在看天书。

“应该还在鲜卑人的地盘,毕竟是鲜卑语。”刘琨沉吟道。

一群将领点头,地图上只有简单的线条表示山脉河流,最靠近东面的大国就是“匈奴汗国”,他们别的不认识,匈奴人还能不认识?眼前的草原游牧民族要么是白皮肤的羯人,要么是鲜卑口音,无论如何不会是“匈奴人”,那么这些人不是鲜卑胡人还能是什么人?

刘弘也认同这个判断,然后指着地图道:“若是我们还在鲜卑草原之中,那么我们多半是在西域,不,是在新州北面。”地图上鲜卑人的边界几乎就在新州的上方,与乌孙人的地盘接壤。

刘琨和一群将领点头,在草原中兜兜转转,几个月的时间依然在新州的北面?考虑到从洛阳去西域也要大半年,而他们速度虽快却沿着山脉河流兜转,此刻的位置在新州北面也不是不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