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1章

胡问静笑眯眯地看着一群知情识趣的大臣,很是满意,又板起脸道:“王敞,你去写一篇骈文,记住把朕写得正面一些,言词要华丽,一定要堪比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王敞尴尬到了极点,原作者当面夸奖盗版,真是活久见了。他盯着胡问静,顺便问一下,你的意思是你自己写一篇夸奖自己的文章吗?

一群官员灿烂地笑着,互相打眼色,大楚三年开春第一件事就是从几百个不同的角度写几万篇皇帝爱民如子,永远不会忘记边关将士的雄文流传四方,这作为“作秀”其实没什么的看,但是真情却用作秀的方式传遍天下未免令人唏嘘。

退朝时,白絮见到了久未见面的李朗,笑道:“好久未见,且去喝一杯。”李朗笑着摇头,道:“陛下等会一定会召见我们,哪里有空去喝一杯。”

白絮环顾四周,果然荆州系的官员尽数在大殿外徘徊,就连贾午也熟稔的与众人打着招呼,一脸的自己人终于又见面了。白絮微微恍惚,好像回到了江陵,笑道:“对。”

片刻后,果然有侍卫出来召唤荆州系的官员进入御书房面圣。

胡问静打开了地图,道:“有些地方的哨所根本没有必要存在,四周鸟都不拉屎,派人驻留有什么意义?就为了显示那里是大楚的土地?真是一群蠢货。什么时候哪个国家有人驻守就表示是哪个国家的地盘了?”

一群人笑,儒家思想外圣内王,把外国人当爹,不敢得罪,把自己国人当孙子,想打就打,一向如此。

胡问静道:“你们都累了几年了,好不容易到了大楚一统天下,可以舒服几年了。这想法没错,胡某可以给你们休息几年,但是也就是几年而已。”

众人肃然,却又觉得理所当然。以史观之,历朝历代只有在开国的时候才有精兵悍将,才能够开疆拓土,之后的皇帝就会一个不如一个,守成有余就被夸奖了,更糟糕的是大部分皇帝守江山都做不到。

……

秦州的某个地方。

一群百姓艰难地抓着藤条攀爬山崖,山崖上是他们的家,他们每天要爬近乎九十度的直角的山崖下山或者回到山顶。这个家是他们的祖先为了逃避战火的时候建立的,子孙后代就以此为家,再也没有回到过平地上居住。

就在二十几里外的县城内,县令看着气势汹汹地程清婷,小心地道:“这些百姓只怕不能撤离山崖。”

程清婷厉声道:“为何?”她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县令要眼睁睁地看着本朝百姓住在艰难无比的荒山峭壁之上,若是那些百姓为了逃避战乱,如今早已现世安稳,何必逃到荒山峭壁之上居住,就不怕攀爬峭壁的时候失手摔死吗?若是为了逃避税赋,那些百姓下山到县城打工种地,难道逃得了税赋吗?一群百姓住在那里简直莫名其妙。

县令微微有些鄙夷,这个女子不过是个丘八,忘记了华夏的礼仪,以为嗓门大就是道理吗?他淡淡地道:“那座山崖其实是本朝与胡人的交界处。”

那县令指着山崖的方向,道:“那座山其实以前不属于我朝的,那座山要什么没什么,不论是我朝还是山那边的蛮夷胡人都不

在意那座山的。谁稀罕一座荒山峭壁?”

程清婷点头。

那县令微笑道:“可是,只要本朝的百姓住在了那峭壁上,那荒山峭壁就是本朝的领土了,对不对?”他微笑着,笑得像只狐狸,能够兵不血刃的夺了一片山头,简直是智谋的巅峰啊。

那县令心中得意,继续道:“那些百姓住在峭壁之上已经有几十年,本县换了十余个县令了,可是我等为了朝廷的领土,都坚持劝那些百姓住在山崖之上,为了朝廷的利益,只能辛苦那些百姓了,当然,朝廷不会凭白让百姓吃亏,本县一直都在补贴那些百姓,但凡他们做工,工钱翻倍;种地,朝廷不收赋税。绝不让为朝廷守护土地,开疆拓土的百姓流血又流泪。”

程清婷呆呆地看着那县令,慢慢地问道:“你的意思是,只要有本朝百姓住在那里,那里就是本朝的疆土,说到哪里都有理,那些蛮夷胡人也必须承认,若是有纠纷摩擦,本朝出手也是师出有名?”

那县令傲然笑着点头,这是十几任县令为了朝廷为了天下为了社稷江山,持续不断地执行的伟大战略啊。他道:“那些蛮夷胡人的部落时常迁移,今日是羌人,明日是邓麻,后日是马儿敢,就不存在一个强大的部落,本朝又如何与那些蛮夷胡人说明这里是本朝的土地,宣示主权?有本朝百姓住着,那些蛮夷胡人自然知道那是本朝的土地了。时日久了,那块土地就是本朝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