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3章

胡问静微笑着,感激涕零?贾南风对人心太不理解了,又在用宅斗的套路揣测人心,被无辜流放,夺取了大半产业的儒家士子怎么会因为取消了流放而感激涕零,他们只会学会潜伏而已。但胡问静没有指出这一点,这需要贾南风慢慢地自行体会,她笑道:“南风啊,你还是没有从胡某的角度考虑问题,你看到的只是与你有关的东西,而不是与我有关的。”

“自汉末起,地方势力强于中央,地方势力之中又以门阀为首,地方官员为次。”

“曹魏想要削弱门阀的力量,结果门阀联合司马懿干掉了曹魏。”

“司马炎做了皇帝,认为门阀尾大不掉,想要收权,唯一能做的竟然是任命两百个司马家的王侯,以此对抗各地门阀。”

“可有效吗?“王与马,共天下”,作为臣子的王阀竟然排在皇族司马家的前面,说明司马家彻底失败了。”

“本座做了皇帝,门阀能够接受?”

“曹操是宦官子弟,其祖曹腾历侍四代汉帝,德高望重,其父曹嵩继承曹腾的爵位,官运亨通,最高做到了太尉。曹操是典型的官员子弟了吧?但就因为他的祖上是宦官,他父亲本姓夏侯,夏侯家也就是杀猪的贱户,汉末各个门阀看不起曹操,曹操竟然想要有一门好亲事都难,曹操的几个夫人出身都低贱得很啊。”

“胡某别说比不上老子是太尉的曹操,就是杀猪的夏侯家都比不上。夏侯家有钱得很,在谯县也是大家族了,胡某的出身是什么?胡某有什么?胡某也配和曹家夏侯家比?”

“胡某做了皇帝,天下门阀何止是不服气,简直是羞愧愤怒无比,分分钟就创造了第二个司马懿干掉胡某。”

她斜眼看着荀勖冯紞贾南风,道:“到时候不是你们想不想学习司马懿,是天下门阀逼迫你们学司马懿,敢不学就全家为胡某陪葬。”

荀勖捋须,坦然笑道:“不错,定然如此。”贾南风死死地盯着荀勖,这种言语你都敢认下?荀勖微笑,只是假设而已,有什么不敢承认的,荀家又不可能蠢得造反,陪皇帝闲扯说笑几句又有何妨。

胡问静看着贾南风荀勖等人,道:“你们几个都是门阀子弟。”

“颍川荀家是顶尖门阀,人口比司马家还要多。”

“贾家看似人丁单薄,其实那只是局限在了贾充贾太尉的直系,若是放眼平阳贾氏,人多的很呢。哪怕只盯在贾充贾太尉身上同样有的是帮手,贾夫人郭槐娘家人丁兴旺,家中名将辈出,联姻的亲戚更是多了去了,前朝司空裴秀,还有那个琅琊王氏的王衍都是郭家的姻亲,对了,贾午的丈夫韩家也是个大族。”

“你们几人随便哪个当了皇帝,联合门阀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无妨的。因为最坏的结果就是学司马炎,一口气任命几百个族人,把守天下各处要隘坚城,只要不作死,多了不敢说,王朝延续一两百年还是可以做到的。”

胡问静问道:“可是胡某当了皇帝,拿什么镇压天下门阀?拿什么对抗地方势力?”

贾南风目瞪口呆,颤抖地道:“所以,你……”

胡问静笑着道:“所以,胡某从一开始就知道胡某与门阀,与天下儒家士子之间势不两立。”

“胡某要当官也好,当皇帝也好,胡某都会被天下门阀围攻,一个低贱之人怎么可以当大官,怎么可以当皇帝?曹操有一大堆亲戚都搞不定,胡某姐妹两个怎么搞的定?胡某想要做仁君,想要让儒家士子为胡某效力,为天下请命,胡某的下场就会比老曹家还要凄惨,大楚比曹魏灭亡得还要快。”

“因为门阀子弟,儒家子弟根本不用与胡某的亲戚夺权,胡某压根没有掌权的亲戚,朝廷的权力就在门阀子弟儒家子弟手中。”

“胡某姐妹是被一杯(毒)酒干掉,还是出门遇到刺客,或者皇宫失火,还是所有事情都轮流一遍,就看门阀子弟和儒家子弟的心情了。”

“杀了胡某之后,儒家子弟一支笔,朝廷官员一张嘴,胡某分分钟就会遗臭万年,什么每天要几千个童男侍寝,抢夺朝廷俊男入宫侍寝,每夜无男不欢,每天吃几百个人等等,随便把历朝历代的昏君的事情改个名字放在胡某身上,胡某还能从棺材里爬出来反驳?”

贾南风心中发寒,胡问静一开始就想要杀光了儒家士子,所以没有采取温水煮青蛙的办法。

胡问静一眼就看出了贾南风的心思,道:“你猜对了,我从一开始就没想和解,没想采用温水煮青蛙的办法,没想过包容儒家士子。”

“或者说得更准确一些,胡某一开始就没想放过门阀子弟。门阀以为可以操纵朝政,谁当皇帝,谁当官都由门阀决定,胡某怎么可能愿意当个傀儡?这诛灭门阀不是因为胡某恰好推行了集体农庄制度不得不为之,而是胡某要诛灭门阀,所以推行了集体农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