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2章

刘弘看着情报落入废纸篓,再也没把这件事往心里去,他会死死地盯着王浚,三五年内王浚绝不可能翻身,三五年后局面肯定大变,谁知道王浚会在哪里。

刘弘微微叹气,其实三五年后他自己会在哪里也不知道呢。他看着地图,属于胡问静势力范围的州郡都涂抹了醒目的红色。

司州、荆州、扬州、豫州、雍州、部分兖州和并州,只看地图就知道一半天下落入了胡问静的手中。这还没算几乎是胡问静铁杆盟友的凉州马隆。

刘弘心中充满了无力感,司马炎的天下肯定是完蛋了,这天下要姓胡了。他又有些感慨,当年他得知司马炎和贾充提拔胡问静辅佐太子妃和太子的时候,他还以为贾充司马炎老糊涂了,一个平民女子怎么可能成为太子的肱骨大臣?刘弘纯粹是冲着司马炎的面子才低调潜伏在太子妃的队伍之中,他一点点暗中考验胡问静的意思都没有,为太子妃立威就是为太子立威,就是给皇帝立威,政治任务轮不到参与者指手画脚。

刘弘轻轻地叹气,看着地图发呆。他在发现胡问静意外的很能打的时候,觉得太子和太子妃能够借着胡问静在军中树立威望也算是一招妙棋,司马炎和贾充没有老糊涂,相反,眼光很是不错。可就这已经很高的评价在随后一连串的政变之中让刘弘瞠目结舌,这胡问静的脑袋是怎么长的,难道真的是妖怪?

刘弘看了一眼地图一角的益州,这块地方有些古怪,卫瓘一定有什么后手在那里,但是这个后手在大势之中毫无作用。胡问静随时可以出兵扫平了司马柬、司马越、卫瓘以及他,剩下一个益州又能如何?诸葛亮尚且不能凭借益州征服中原,难道卫瓘的后手就比诸葛亮还厉害了?

刘弘对卫瓘的后手鄙夷极了,这所谓的益州的后手多半是司马攸的儿子们逃到了益州了。可是司马攸的儿子们明显是废物,在这天下纷乱的时候没有抓住时机从益州出兵攻打荆州,与司马越卫瓘等人围攻胡问静,等司马越卫瓘败亡,这益州以后还能飞上天吗?

刘弘看着几乎被胡问静的红色区域包围的益州,客观地说,也怪不得司马攸的儿子们的,益州出川的道路要么是北上关中,要么是东去荆州,有一举攻克扬州的周渝坐镇在荆州,司马攸的儿子们头上长角才敢攻打荆州呢。而关中……想想关中的一个个关卡,刘弘自问就是换成了他也未必敢打关中。

这益州已经是一块死地了,只要胡问静干掉了其余势力,传檄可定益州。

刘弘微微有些头晕,急忙扶住了案几。他该何处何从?他有幽州在手,在各个豪强之中算是情况最好的了,但是他能够以幽州对抗胡问静的大半江山吗?

刘弘坚决的支持司马炎的子孙做皇帝,坚决的反对胡问静篡位,所以一直拒绝与胡问静联系。但这拒绝联系的背后其实也带着怯懦。若是刘弘真的认为胡问静是乱臣贼子就该厉声呵斥,竖起讨伐胡问静的大旗。

刘弘却没有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因为他其实在胡问静杀光了司马家的王侯,夺取了洛阳之后就知道这天下多半要姓胡了。

刘弘亲眼看过胡问静打仗,毫不怀疑她的武力,亲眼见过胡问静在司马炎逊位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过人智慧,确定她的手段。司马家分散在各地的王侯们谁能挡得住有勇有谋的胡问静?刘弘很清楚大缙朝门阀道德名士统帅军队的真相,大缙朝能打的统帅其实少得可怜,他扳起手指头计算,马隆、文鸯、司马骏、司马伷、杜预、王濬,以及他自己,接下来只怕就是胡问静了。可这些排在胡问静之前的名将大多数老的牙都要掉了,怎么可能挡得住年轻的胡问静?胡问静不用打,拖时间都拖死了对手。

刘弘认为胡问静只要没有傻乎乎地攻打关中,那么这天下落到胡问静的手中的机会起码有八成。他怎么可能与有八成可能成为新皇帝的胡问静翻脸?

没有凭借当年的交情抱着胡问静的大腿,而是与胡问静断绝了联系已经是刘弘最后的节操和赌博了。

他在赌司马骏。要是司马骏挡住了胡问静入关中,并且抓住机会向西灭了马隆,然后带着文鸯出关攻打洛阳,那么胡问静的未来将会是在荆州与司马骏拼谁的人多,谁的寿命长。荆州司州肯定打得稀巴烂,谁胜谁负还是未知数

但刘弘彻底赌输了。

该死的司马骏竟然早早地死了!

刘弘很清楚胡问静统一天下已经是定局,他是司马炎的旧友,不想做出公然背叛司马炎的事情,但他也要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家族考虑。刘弘选择了“装死”,他只管掌握了幽州,等胡问静率领大军打到了幽州边境,那么他就老老实实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