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3章

胡问静叹气,只能老老实实地发动长安的百姓干掉齐万年,老老实实的按部就班一路收服城池,直到把胡人赶出关中。“该死的,这要打到何年何月?”

文鸯微笑了,他了解过胡问静的用兵特点,胡问静喜欢用最强的士卒一举击溃敌人的锋锐,一战定胜负,可惜这种情况不是常常有的,打仗其实是个耗费时间的细活,尤其是剿匪,打个一年半载都算是快的了,当年秃发树机能造反,凉州、秦州、雍州胡人一齐响应,前前后后打了九年多呢。

文鸯恭恭敬敬地道:“陛下勇猛无敌,胡人不可敌也,想必三年之内局是定然大变。”他随口就含含糊糊地说了三年,胡问静总该有些知道打仗是怎么回事了吧。

胡问静倒抽一口凉气:“也就是说马隆出山之前的将领统统都是废物?”

文鸯满脸通红,他就是马隆出山之前的将领之一,还打了打胜仗,一举受降了二十万胡人。但是他不能与皇帝陛下解释,只能恭恭敬敬地道:“是,都是废物。”

胡问静看着文鸯,认真地道:“老文啊,你很会做官了,放心,在朕的手中你很快就能独掌一面的。”

文鸯恭敬地应着:“是。”冷汗湿透了衣衫,原来胡问静是故意试探他的脾气性格?真是走运啊。

长安城中喧闹极了,无数百姓痛骂胡问静。

有老汉痛骂道:“我还以为胡问静是个好的,前来拯救长安了,没想到是个人面兽心的家伙。”他祖祖辈辈在长安出生,是骄傲的长安人,他这一辈子都没想过有人会嫌弃长安人,对长安人见死不救。

一个壮汉悲愤无比地骂着:“老子的血统里留着最高贵的血液!不救老子还能救谁?”长安城中每个人的血脉都能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就算是菜馆的跑堂的都有着春秋士大夫的血脉,胡问静怎么可以不救如此尊贵的长安百姓?

有女子嘲讽着:“看胡问静的言谈举止哪一点符合礼仪了,莫说我长安城内豪门大阀的女子了,就是我关中最旮沓的地方的小家碧玉也不会动不动就猖狂大笑,这哪里是个女人,分明是个披着女人皮的男人,而且是市井最低级的男人!”

不少女子用力点头附和,女子要温柔体贴善良,说话做事要附和规矩,不符合规矩的女人都不配做女人。

有人大声地骂着中央军的士卒:“你们都是死人啊?这么多人却被胡问静跑了,追上去杀啊,胡问静跑不远的。”一群士卒理都不理,刚才你们躲得远远地,现在跑出来装勇士了?

有人认真地与中央军的将领沟通:“……城中粮食不够,你们军营中应该还有一些粮食,不如拿出一些分给城中百姓,大家此刻同仇敌忾,不分彼此,都是自己人,谁也不要亏待了谁。”一群将领微笑着,老子没有砍死了你真是为了顾全大局。

长安城中百姓怒骂了胡问静许久,直到太阳都下山了,这才骂骂咧咧地散去。

夜幕降临,长安城中再无白天的喧嚣,各家各户灯火通明,哭声不绝。

有人顿足道:“应该答应胡问静的,胡问静手段如此狠毒,我们不答应她又有什么选择?”一家人脸色惨白,打死没想到胡问静竟然毫无人性地烧了粮仓,长安没了粮食又怎么能够守得住城池?

另一个房屋中,有人恶狠狠地道:“胡问静不就是想要我们自己动手杀胡人,她捡便宜吗?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我们就是不杀胡人,看她能够把我们怎么样。”一群人点头,没道理让胡问静捡便宜,就是不杀胡人,看胡问静能怎么办。

又是一个房屋中,一家人聚集在一起,细细地盘点存粮,他们家虽然不是门阀,但是祖上传下来了百十亩地,今年的收成虽然比往年差,但是怎么也有不少粮食。一家人微笑着:“这些粮食够我们一家人吃七八年的了,我们躲在家里哪儿也不去,只管等着朝廷平定胡人。”一家人严厉点头,胡问静不畏矢石跑到了长安一定是想要拯救长安,不管她嘴上说得多凶,最后一定会出手救人,他们只管躲在这里安稳等待救援好了。哪怕这场仗打上七八年也不怕,唯一的缺点就是只有米面没有菜肴,日子很是苦了些,但能不饿死就是胜利。

另一个房屋中,有人忙着搬运粮食到地窖之中,这个地窖是他们去年挖的,当时其实是想做冰窖的,所以挖得很大,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存放冰块,却成为了粮仓。有人催着:“动作快点都放进去,外面尽量不要留。”一旦战火蔓延,定然会有人冲入屋子里抢粮食,这粮仓中的粮食肯定保不住的,但冰窖的位置既偏僻,又在地下,只要拿土石杂物挡住了入口,保管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