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另一个贵公子负手而立,不屑的道:“东海王不懂兵法,几十万人竟然打不过胡问静几百人,实在是太丢人了,若是换成本公子,此刻胡问静的脑袋已经放在了诸位的面前。”

好几个贵公子也是这么想的,几十万人竟然被几百人打败了,司马越是不是脑子和猪一样啊?

几个贵公子微笑着,东海王司马越虽然身份高贵,但是估计不识字,不会写诗,不会弹琴,毫无文化,不然怎么会输得这么惨呢。

几个贵公子傲然挺直了胸膛,心中得意万分,这个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像自己一样文武全才的。

某个黄衣服贵公子淡淡的道:“胡问静能够

几百人破几十万人,多半是以逸待劳,以精锐大破疲军。唉,东海王殿下竟然不懂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可惜,可惜。”他真是鄙夷极了,若是他在,绝不会让东海王的大军以疲惫不堪的状态赶到荥阳的,那么大战的结果就会颠覆,胡问静就会被斩杀在荥阳城下,他就会名扬天下,错过了这个机会真是太可惜了。

另一个蓝衣服贵公子摇头:“东海王殿下有几十万人,纵然是久疲之军,又岂是胡问静几百人可以击杀的?虽然消息模糊,但是以本公子之见,一定是东海王殿下不知道胡问静潜伏在左近,当夜没有派遣大军巡逻警戒,被胡问静率领骑兵夜袭,于是黑夜之中处处厮杀声,处处都是烽火,这几十万大军不知道何处是敌人,不知道来了多少敌人,这大军就溃败了。”他长长的叹气,这司马越真是废物啊,大军扎营的时候要安排警戒都不懂,若是他在,这胡问静的夜袭部队就会撞在他的警戒和陷阱之中,胡问静分分钟就完蛋了。

一个白衣贵公子笑了:“东海王殿下再怎么疏忽,难道一群将领会不知道安排警戒之人?这夜袭破营的可能不大,依我看,多半是东海王殿下在扎营的时候不曾留意地形,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矣。”他冷笑着,胡问静几百人想要破司马越几十万人定然是用了火攻,就像当年陆逊在夷陵大破刘备一样。那白衣公子淡淡的道:“那一夜,这荥阳城外定然是烽火连天啊。”想想几十万人被大火烧死,真是壮观啊。

那黄衣贵公子不服:“什么夜袭,什么火烧,胡说什么,这消息中没有的事情你们岂可随意的揣测,真相一定是本公子猜测的结果。”

蓝衣贵公子和白衣贵公子同样坚信自己没错,三人吵成一团。

就在这豪宅的另一个庭院中,一群衣衫华丽的老者脸色铁青。

某个白须老者道:“听说胡刺史只凭借数百骑就打破了几十万大军。”他的言语很是客气,他们与胡问静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何必直呼名字或者取个难听的外号呢,贵族门阀就要有贵族门阀的优雅气质。

其余老者不吭声,谣传中的数字肯定有偏差,胡问静不可能只凭几百人就击溃了司马越,这两三千精锐肯定是有的,而司马越也不可能有几十万大军,荥阳城这么多勤王军凑在一起大概也就在十万人左右。

有青衫老者慢慢地道:“胡问静以两三千人破十万大军,也很了不起了,不愧是大缙朝第一个女将。”他的语气当中多少带了点鄙夷,中牟距离荥阳不过百二十里,中牟的各个门阀都派了子弟勤王,对荥阳勤王军的情况很是了解,十万勤王军都是农夫而已,杀多少都不算多厉害,而且胡问静能够名闻天下全靠“女将”的身份,放在大缙朝无数名将之中其实毫不起眼。地势险要的蜀国被平定了,有长江天险的吴国被灭了,大缙朝有的是文武双全的儒将,还怕了胡问静一个莽夫不成?

其余老者没有心思在意那青衫老者为什么就是看不起胡问静,他们只关心胡问静到底想要干什么。

那白须老者慢慢的道:“胡问静真的要与天下门阀为敌吗?”谣传中胡问静将司马腾和一群门阀子弟千刀万剐之前说了一大堆言语,但是也不见有完完整整的版本传出来,只知道这言语的大意是要杀光天下门阀。可那白须老者不怎么相信,不论胡问静和贾充是想要谋朝篡位当皇帝,还是想要当个权臣,胡问静和贾充都没有理由杀光天下门阀。自周朝以来,一直都是“著姓”掌握着天下的资源和权利,不论是周天子还是大汉天子,没有“著姓”的支持就坐不稳天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天下士子与“著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若是没了士子为天子管理天下,难道天子可以让百姓自己缴纳粮食,自己断案,自己教化百姓?这士子是任何一个朝廷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产生”士子的“著姓”自然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根基。岁月流逝,光阴荏苒,这“著姓”的名称改成了“家族”,又改成了“门阀”,但万变不离其宗,总归是优秀的血统血脉控制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