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另一个华服老者摇头道:“不,还是有区别的。”他意味深长的道:“司马懿司马炎有我等的支持,贾充没有;司马懿司马炎准备充分,贾充没有。”最顶层的门阀中人对司马懿司马炎毫无敬意,若不是门阀支持,只会耍心机的司马懿司马炎也能够篡位?直呼皇帝的姓名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其余人缓缓的点头,司马炎是忽然暴病而亡的,打乱了贾充逐步夺取权力谋朝篡位的计划,贾充肯定有无数的漏洞需要弥补。

“现在的重点是,我们该支持贾充,还是该支持司马家。”一个华衣老者慢慢的道。只要门阀的地位和权力不变,他们支持谁都没有问题。

一群门阀中人沉默了,这个问题只怕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决定的,多半要看司马家和贾充到底愿意付出什么了。

太原王氏的代表王浑冷冷的道:“支持谁?这还用问?”

他冷笑着环顾众人,道:“你们不会以为这贾充已经坐稳了朝廷了吧?这天下依然是司马家的天下。”

其余门阀众人愕然,终于想起这天下的诸个要地依然在司马家的王侯们的手中,司马家只是死了四十几个最靠近朝廷核心的皇室成员,在拥有两百余个王侯的司马家族中虽然伤筋动骨,但是绝不会让司马家就此认输。

王浑笑着:“贾充只有一个弟弟,胡问静只有一个妹妹,两人都没有什么门阀支持,难道还想赢吗?”他转头在一群门阀代表中寻找,果然没有看到荀阀和沈阀的人,这荀阀和沈阀认为和贾充走得近,可以攀扯富贵了?可是荀阀和沈阀既不是顶级门阀,也缺少盟友,难道还想与大缙朝所有门阀抗衡吗?

一群门阀中人皱眉,王浑与胡问静有仇怨,他的话未必靠得住。

王浑拂袖道:“一群蠢货!”他早就发现了,这洛阳城内的门阀一个比一个狂妄,却一个比一个愚蠢,门阀之内真是找不到什么脑子机灵的人了。他不想再与这些蠢货纠缠,他已经安排好了,今夜就能悄悄的出城,他绝不会留在这洛阳与胡问静呼吸同一片空气。他会去北面找刘渊,刘渊手中有能征善战的精锐士卒,一定可以进京平叛。

……

一支数千人的军队缓慢的前进着,杜预坐在晃荡的马车上看着地图,曾经在襄阳待过的他对荆州太了解了,随随便便就想出了好几条进攻的路线。

“但是,我们这次的目标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清除胡问静的势力。”司马柬微笑着重复,父皇很快就能重新夺回龙椅,而他就将是太子。这不是司马炎对他许诺的,而是司马炎别无选择。司马炎还有好几个儿子活着,可是要么太小,要么就是与司马玮谋逆有牵扯,唯有他又是成年人,又干干净净,更有起兵勤王的功劳,他不做太子还有谁能做?至于司马遹……

司马柬微微叹息,太子大哥的妾生子啊,他当了皇帝之后绝不会亏待这个小侄子的,让他去做个闲散藩王好了。他绝不会动司马遹一根手指头的,因为司马遹对他毫无威胁。

杜预恭恭敬敬的点头,他很是后悔,他错估了司马柬的局面,待司马柬的态度上有些怠慢了,这一次是他将功补过的机会。若是能过干干净净的清理胡问静的党羽,“收复”荆州,那么他至少可以在司马炎和司马柬的手中得到一个刺史的实权位置,运气好还能成为三公,若是收复荆州的过程拖泥带水,那么他多半要乞骸骨了。

不过,杜预一点都不觉得会出现如此糟糕的局面。他是沙场老将,荆州官员都是菜鸟;他对荆州地形了如指掌,荆州官员对他一无所知;他此刻有数千精锐,荆州军队少得可怜;他有备而来,荆州各地官员毫无防备;他有朝廷大义名分,荆州官员不想造反就要老实听话。

这么多情况比较下来,杜预真心不觉得自己会输什么的。他其实觉得这几千兵马都是多带的,只要带几十个人就能传檄而定了,难道荆州官员想要造反吗?想想胡问静又不在,蛇无头不行,这荆州官员肯定看到他们立刻老实投降了。

所以,这一次就是给未来的太子司马柬的镀金之战。

杜预微笑着看司马柬,司马柬有“收复”荆州的功劳在,这太子的位置就稳稳当当的,顺便还有了他这个“嫡系手下”。

一个男子道:“南阳王殿下,愚以为当先取江夏郡,而后取南郡、江陵,与宜都国连成一线,将荆州拦腰截断,这荆州大势即去,其余尽可以传檄而定,南阳王殿下一举夺取荆州,威名当传遍天下。”

杜预看着那个男子,这人是司马柬悄悄挖来的人才,叫做陶侃。杜预本来不怎么看得起陶侃的,江东p民而已,下等人中的下等人,但是偶尔听陶侃与司马柬闲谈,才发现陶侃竟然有些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