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一群人互相看了一眼,虽然不赞同那年轻男子把胡问静提得这么高,但是若把胡问静的经历放到在座的某一个人身上,这不世天才之名定然是众望所归。

那年轻男子看了一眼窃窃私语,似乎有些动摇的众人,道:“胡问静就真的无才吗?若真的无才,怎么写出二十四友艳行记?自古以来写小黄文的人数之不尽,谁写出了如此奇文?莫说雷同的,相似的都不曾有。”一群人微笑着看着那年轻男子,对于这旷古奇文,他一定是有非常深刻的想法的。

那年轻男子淡淡的道:“是,刘某对这片旷古奇文有极其深刻的想法,这篇奇文的文思之绮丽,震古烁今,写成小黄文简直是浪费了。”

好些人忍不住笑了,司马伦却没笑,他也翻过二十四友艳行记,也被那诡异的剧情吸引住了,完全忘记了这是一篇小黄文。

那年轻男子认真的道:“胡问静能抓住机会,能审时度势,能趋炎附势,能攀附权贵,能不惜自身,如此人才往前数三百年,只怕唯有刘备堪与她相提并论了。”

众人心中一凛,陡然想到了荆州,瞬间理解了那年轻男子用刘备与胡问静相提并论的原因。

司马伦慢慢的道:“你认为胡问静会从荆州出兵叛攻洛阳?”

那年轻男子盯着司马伦的眼睛,道:“胡问静有先帝托孤之名,有朝廷重臣之实,若是以荆州为基业,得数万精兵,以勤王之名突袭洛阳,或为先帝复辟,或扶司马遹临朝,天下谁不赞她一个义字?”

众人沉默,若是胡问静想要自立为帝自然是绝不可能,但若是扶助司马炎或者司马遹那简直是名正言顺了。

那年轻男子道:“刘某不知道胡问静有没有此心,但齐王殿下显然也很是担忧。”

“所以,齐王殿下一则想要消除隐患,二则想要警告胡问静和司马炎,三则想要为自己造势。”

“若是齐王殿下手中

有一个张问静,李问静,这天下民心又会如何呢?若是齐王殿下能够拉拢天下贵女之心,是不是就能够进一步影响各个门阀的选择呢?若是这些女官或能够治理一方,或能够纵横沙场,或能够运筹帷幄,或能够治世安民,一地百姓归心,天下敬仰,而这些女官却尽数是齐王妃子或者宜都王妃子,这天下民心是不是尽数都归齐王所有呢?若是雍州刺史张问静是齐王的三生三世的爱妃,豫州刺史李问静是齐王十里桃花的爱妃,兖州刺史赵问静是齐王殿下青梅竹马的爱妃,这天下不是齐王殿下的,还能是谁的?”

司马伦重重的点头,用几个女官试探天下的反应,退可以限制胡问静的崛起,进可以争夺天下,却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只要看着几个女子深情的用舌头甩嘴唇就行了。马蛋!这也太便宜了!

他盯着那年轻男子道:“刘琨,以你之见,本王该当如何?”

刘琨眼睛闪着光,道:“我们也任命女官!”

司马伦微笑着点头,刘琨有没有猜错完全不重要,他只要与司马攸做一模一样的事情,至少不会落了下风。他举起酒杯,欢喜的道:“本王得贤侄,如得卧龙凤雏矣。”

刘琨急忙谦逊的行礼。在胡问静和司马伦之间他终究选择了投靠司马伦,司马伦是他亲戚,司马伦出身尊贵,司马伦就在洛阳……投靠司马伦的理由有无数个,而不愿投靠胡问静的理由只有一个。

几乎是同一时间,其余王侯也想到了司马攸的意图:“不就是任命女官抢胡问静的风头吗?难道我们就不会?”

一日之内,洛阳城内风起云涌,各个司马家的王侯争相要求吏部任命女官。无数门阀贵女和民间女子怦然心动,虽然胡问静不是一个好的榜样,抛头露面成为朝廷官员也不是淑女所为,但是,若是她们能够成为了朝廷命官……

一个贵女兴奋的满脸通红:“若是我成为了朝廷命官,我就提高张公子的乡品。”张公子是个寒门子弟,没什么资格当官,但是文采和相貌都是极好的,不能当官就太可惜了。

另一个贵女笑着道:“若是我成了刺史,我就直接征辟李公子为太守。”这可比提高乡品更加的简单和实在。

其余贵女嘻嘻哈哈的笑着:“若是我成了朝廷命官,天下都会传扬我的名声,就会有无数英俊的公子任我挑选。”

一个中年女子呵斥着:“休要胡说!你们若是能够成为朝廷命官那就是为了百姓造福。”不管你们心里怎么想的,说到嘴上就只能说造福百姓!造福百姓!造福百姓!

一群贵女用力点头:“对,我们是为了造福百姓!”

某个贵女懒洋洋的坐在远处,与众人保持着疏远,嘴角带着不屑的鄙夷。这些女子怎么会想着要去当官?身为女子怎么可以当官?怎么可以压男人一头?基本的礼仪都不懂的人也配称作贵女?这些女子家中是怎么教养她们的?她淡淡的看着天空:“这世上竟然有这么多人出生在豪门之中,披着贵女的外衣,却不知道什么是贵女的气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