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这么简单地案情,胡问静没有处理,却召唤她来处理,这就是一次公开的考核。她若是处理的好,会被表演几句,若是处理的不好,多半会被责罚。她该怎么处理呢?

白絮拼命的回想胡问静的个性和平时做事的风格,只想到了两个字:“极端”。

不用说,若是这个案子由胡问静处理,肯定是把这讹诈的几个百姓尽数杀了。白絮看着周围的百姓,哦,还不够,胡问静可是暴戾的很,怎么可能只杀了几个讹诈的刁民呢,她多半会把这些看热闹、起哄、和稀泥、拉偏架的百姓尽数都重重的责罚。杀了肯定不至于,但是苦役是肯定的,荆州现在到处都有农庄,送到农庄苦役几个月是免不了的。

白絮看着一群百姓,她是不是就顺着胡问静的意思处理了,然后被胡问静夸奖几句呢?

她的目光从眼前的百姓的脸上掠过,这是一张张带着谄媚、惊恐的脸,或许还有伪装出来的愤怒,和认为理所当然自己没错的得意和骄横。

白絮百分之一百的认为这些死哪里讹哪里的家伙都是混账王八蛋!若是她是那个挨打的大夫,她肯定恨不得杀了这些家伙。可是,她是一地的县令啊,她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这个城市的最高意志啊。

白絮深深的呼吸,胡刺史是个好人,但是好人不代表就没有缺点,胡刺史太偏激,太极端了,胡刺史认为所有坏人没有一丝丝的挽救余地,就该千刀万剐。这个想法与秦始皇有什么区别?执行严刑峻法的大秦二世而亡,胡刺史就没有从其中得到什么心得体会吗?

白絮不敢小看胡问静的能力和学识,胡问静是荆州刺史,她白絮是什么?若不是胡问静,现在要么是个流民,要么是一具白骨。她的学识、能力肯定比不上胡问静,可是,这代表胡问静就永远是正确的吗?胡乱杀人就是正确的吗?

白絮杀过人,她不反对杀了该杀的贼子。乱世用重典,那些想要造反的,那些奸淫掳掠的,自然该杀,该用最残酷的手段杀了,不如此,怎么告慰被那些贼人害死的普通人?但现在是乱世吗?这讹诈就该死吗?

白絮一言不发,心中热血澎湃,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心中的正义。

她笑了,扯过一张被砸烂了一角的凳子,轻轻巧巧的坐下,指着满脸是血的大夫道:“你,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华大夫一五一十的说了,其中不时被那几个孝子和亲朋打断,但无非是情绪输出,对华大夫平实的叙述也没什么争议,周围这么多百姓从头看到了尾,哪里是他们几个可以随意造谣的?况且那华大夫承认他被病人搭了脉,写了药方,病人死在了他的医馆中,这就是实打实的大夫害死了人啊。

几个孝子哭喊着:“青天大老爷啊,你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活人进来,却变成了死人!”“我爹多强壮的一个人啊,若不是这个大夫贪财,不肯治病,我爹就不会死。”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点头:“对,若是那华大夫肯拿药出来,那老人家未必会死。”

戴竹和刘星愤怒的看了一眼周围的百姓,然后死死的盯着白县令,所有的希望都在这个年轻的女县令的身上了。

白絮的脸上没有一丝的表情,一字一句的道:“你们以为讹钱还有理吗?”

几个孝子和一群百姓愕然。

白絮严肃的道:“来人,把这几个讹诈钱财、殴打他人的刁民拖下去重重的打五十大板,送到农场苦役半年……

“……责令赔偿华同泰医馆的损失二两银子;赔偿华大夫医药费三两银子,合计五两银子。若是不给钱,那就再打五十大板,在农场苦役三年……”

那几个孝子和抬门板的亲友惊惧的看着白絮,只觉不可思议到了极点,奋力大叫:“县令老爷,我爹死了啊!我爹死了!是那个庸医害死的,为什么还要打我们?”“县令老爷收了黑钱了!”“天理昭昭!”“贪官!我要去京城告你!”

有孝子对着周围的百姓大声的叫着:“大家都来看咯!”指望周围的百姓发力,可是那些百姓一个都没有站出来的。

这是白县令啊,杀光了襄阳城的门阀的胡荆州的手下啊,若是得罪了白县令会不会被杀了?一群围观的百姓坚决的谄媚的笑着。

白絮无视那愤怒吼叫的几个刁民,大步出了医馆走向胡问静的马车,她的处理方式太柔软了,但她认为这个尺度刚刚好,不,其实已经偏重了。若是换了以前的县令老爷处理这个案子,哪里会有苦役和赔钱,能够打那些刁民几板子已经算是青天中的青天了,大多数县令老爷只会让大夫和死了家人的刁民协商解决。至于那些看热闹,和稀泥,拉偏架的百姓,白絮不想给与任何的处罚,世道就是这样的啊,到处都是和稀泥,从官府到民间都在和稀泥,怎么能够单纯的怪责某几个百姓和稀泥呢?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白絮坚信只要她做对了,她不和稀泥,那么言传身教之下襄阳的百姓就会慢慢的分清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