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司马亮冷冷的看着张华,又转头看着一群似笑非笑的司马家王侯,胡问静刚投靠他,若是一点点甜头都没有,说不定就立刻投靠了其他王侯了。他厉声道:“荆州潮湿,北人南调,折损寿命,本朝有几人愿意去荆州?荆州数百官位空悬许久,百官回避,宁可继续候选也不愿意去荆州,难道张司空不知?”他恶狠狠的转头看吏部侍郎,道:“张司空不懂吏部的事务,难道吏部侍郎也不懂吗?吏部难道要荆州只有一个刺史而没有其他官员吗?吏部难道要荆州以后再无朝廷命官,成为化外之地吗?”

太极殿中文武百官看着司马亮,为了安抚投靠他的胡问静,真是什么都不顾了。

光禄大夫荀勖站出一步,厉声道:“一方诸侯竟然想要操纵朝廷任命地方官员,这难道是要造反吗?荆州是大缙朝的荆州,不是某个荆州刺史的荆州。”

这些话真是很客观很具有正气很为朝廷着想,可是司马亮不但没有听劝,反而冷笑着盯着荀勖。荀勖是贾充的死党之一,如今贾充的手下胡问静背叛了贾充投靠了他,荀勖自然要不顾一切的打击胡问静了,不然很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无数贾充的手下纷纷投靠他人,原本就摇摇欲坠的贾充和他的党羽们分分钟就完蛋。

有官员窃笑着,今日贾充没有上朝,听说一早上冒着大雪进了大明宫看完司马炎去了,这应该是去诉苦了吧?可是又有什么用呢,司马炎自身难保。

司马亮淡淡的道:“朝廷没有贤才,胡问静作为荆州刺史举荐贤能,何错之有?难道尔等就不是他人举荐贤能推荐给朝廷的?举荐贤能是荆州刺史的职责,胡问静对朝廷忠心耿耿,尽心尽力,荀光禄大夫竟然认为一个尽心尽责的刺史是意图谋反,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荀勖大怒:“你!”

司马亮继续道:“推荐几个小小的县令县尉难道就能造反了?边疆重臣谁没有向朝廷推荐过县令县尉?张司空就没有推荐过比县令更高的官员?荀光禄大夫就没有推荐过亲友?若胡问静推荐几个县令县尉就是意图谋反,那本朝何人不谋反?”他冷冷的看着四周的官员,很是清楚为什么张华也要跳出来阻止。张华心中记恨着他拉拢了胡问静,唯恐他身边的朝廷大臣越来越多,终于成了大势,登基称帝。

司马亮心中冷笑,张华猜对了,若是他司马亮当了皇帝,张华哪里还能当司空,回家吃自己去吧。他又转头看其余司马家的王侯,见很多王侯窃窃私语,心中更加得意和愤怒了。

他若是给荆州刺史胡问静安排了一群小小的县令县尉,他对荆州、对胡问静的控制力自然会增强,而且其他朝廷官员会认为他有能力,有实力,对手下不吝重赏,那就会有很多朝廷官员主动投靠他,他势力大增,成为皇帝指日可待。

反过来,若是他没有能够给第一个公然投靠他的朝廷官员胡问静好处,朝中文武百官只会认为他毫无能力,毫无权势,给手下好处都做不到,没有完蛋已经是走了大运了,怎么可能当皇帝?然后朝中官员就会纷纷投靠其他司马家的王侯。

司马亮心中冰凉又愤怒,这群小人竟然想要阻止他登基为帝?他冷冷的看着张华,今日说什么都要顺顺利利的给胡问静办好了几个小官员的任命,而且要用最华丽的方式赢取这场胜利。

司马亮大声的道:“荆州民心不稳,吴国余孽众多,若无重兵留守,只怕荆州匪乱丛生,再不复为朝廷之地。当给荆州刺史胡问静开府,置兵,以镇荆州。”

张华失声道:“什么!”他呆呆的看着司马亮,这家伙是不是疯了?

大殿中一群官员冷冷的看着司马亮,朝廷绝对不可能通过给胡问静开府的决议的,司马亮不过是想要开窗户却说要砸烂屋顶而已。好几个司马家的王侯冷笑,司马亮的算计真是美妙啊。

司马干懒洋洋的道:“四哥,非边镇、非宗亲不得带兵,这是本朝的铁律,四哥难道不知?”

司马亮微笑着看着司马干,果然跳出来打击他的威信了,若是他被司马干打压了下去,朝中百官还有谁会服他?

司马亮柔声道:“荆州得自东吴,百姓民心未附,多有造反,荆州刺史胡问静刚上任就遇到刺客行刺,遇到门阀作乱,遇到东吴余孽造反,身背数十创,血染铠甲,犹自不肯停歇,高呼荆州是大缙朝的荆州,谁敢作乱人人得而诛之,大缙朝万岁万岁万万岁,荆州百姓闻者无不落泪……”

大厅中一群人盯着司马亮,你真是会编故事啊。

司马亮用力挥手:“……如此忠臣,难道会背叛大缙?如此豪杰若不得赏,岂不是显得我大缙朝刻薄功臣?如此混乱之地难道不是边疆?胡刺史开府置兵镇守边疆,何处不符合大缙朝的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