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卫瓘有些不屑,什么处心积虑,根本就是瞎搞。“若是老夫易地而处,第一要做的就是建立好名声,然后嫁入豪门。”以为拿把刀真的能够杀出一条血路?胡问静那是祖坟冒青烟了,谯县都是废物,不然胡问静坟头的树已经七尺高了。老实学淑女,树一个好名声,嫁到谯县的门阀之中才是最稳妥的道路。

魏舒摇头:“胡问静一心想要当官,当然看不上那些谯县的寒门。但是入了京城之后依然不想要好名声,真是有些奇怪。”他可以理解胡问静在谯县的作为,不污早就被隔壁卖水果的强娶了,不凶残已经被门阀的少爷抢去暖床了,可到了京城之后搞个污名,一副唯恐被豪门看中被皇帝赐婚的模样,又是为了什么呢?胡问静的行为都有脉络可寻,唯有这一点无法理解。

山涛没有兴趣深挖胡问静的内心,道:“总而言之,一个名声臭不可闻的污妖王很是让陛下和贾太尉满意。对贾南风没有威胁,被其他门阀公子色诱的可能极小,真是可以放心的拉胡问静做一面旗帜啊。”

魏融愕然:“旗帜?”

魏舒卫瓘山涛一齐笑:“不作为一面吸引没有背景的年轻人投靠太子的旗帜,难道真的以为胡问静才华盖世,可以委以重任独臂擎天?”已经说了很久的胡问静目前只是官员中的普通水平,从年龄上看虽然还能突破,但那是不稳定因素,难道因为一个几岁的幼童能够写字就当做了大书法家?神童变成废物的例子要多少有多少。

卫瓘笑道:“孔融不就是神童变成废物的典型?”孔融当然不是废物,但是与幼年让梨的惊艳相比,长大后不过了了。

“培养胡问静不过是贾充和陛下的一步闲棋,谈不上多么的重要。”山涛温和的道,然后又咳嗽了。若是贾充和司马炎真的以为胡问静能够成为六部尚书等等肱股之臣,哪里会让胡问静在礼部当个小官。对贾充和司马炎而言胡问静只是意外之喜,若是真的成材当然高兴无比,若是没有长大后废了,也不过是此刻小小的关注了几次,开了一些方便之门而已,并不费什么资源。

话题渐渐的深入,几人不在给儿孙辈解惑。

山涛道:“任恺有些诡异。”魏舒沉默,任恺越老越糊涂了,一连失误了几次,一辈子积累下来的名声眼看要在老年丢的干干净净。

卫瓘手指夹着棋子,在棋盘上轻轻的敲着:“任恺确实老实的过分。”任恺没有识破胡问静的假卖官鬻狱真求大腿的做法,卫瓘信,任恺已经老糊涂了。可是胡问静假卖官鬻狱的手段被揭破之后,任恺依然没有一丝动静就不太合理了,按照常理,任恺要么就老糊涂一般在家中大骂胡问静忘恩负义什么的,要么就雷厉风行的将胡问静革职查办,赶出朝廷。

可任恺什么都没有做,好像一切与他无关,这是表示任恺看穿了贾充和司马炎的计划吗?任恺与胡问静渊源极深,也没有翻脸决裂,是不是想要留着胡问静的关系,在关键的时候出手?

二十四友在天香楼前负荆请罪的时候任恺冒了出来,真是意味深长啊。

卫瓘长叹一声,揉着太阳穴,总觉得万事不顺心,怒骂道:“朝廷之中个个都是废物。”这大缙朝的老一辈还能看,年轻一辈就没有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他恶狠狠的看山涛,若不是山涛等竹林七贤玩什么玄学,玩什么清谈,坐而论道,整个大缙朝怎么会都是废物?

山涛怒视卫瓘,却只能叹气,这能怪竹林七贤吗?外人看来他们七个人或狂放,或潇洒,或儒雅,喜欢清谈,喜欢玄学,喜欢装逼,喜欢裸奔,可哪里知道他们七人的言行观点高屋建瓴,指点江山,天下苍生在他们的眼中不过是蝼蚁。东施效颦能够怪西施吗?

这几十年天地之间的灵气仿佛干涸了,整个大缙从皇族到世家门阀到平民百姓都不见有几个人才,朝廷官员只能从废物之中挑不那么废物的,这能怪他吗?

山涛知道朝野之中有人认为大缙朝废物满朝是因为九品中正制,是因为门阀控制了朝廷。纵然是竹林七贤中也有人指责九品中正制之下贤达只能当八品九品的小官,废物却能因为出身好当一品二品的大官。

可是山涛只能沉默,眼看白痴都能因为投胎技术好要当皇帝了,其他人就不能因为投胎技术好当大官了?

山涛有些困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只有高门大阀才能出精英人才的观点当然错了,可是寒门的张华在朝廷中贵为太常,左思名动天下,这不仅仅说明朝廷看重寒门有才华的子弟,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寒门有才华的子弟只有这么区区几个吗?九品中正制是朝廷审核人才的最简单最便宜的办法啊,总不能派人到处寻找精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