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一群手下附和,现在的重点就是怎么“报恩”。

吏部尚书的救命恩人胡问静一心要当官的消息通过兖州的官员们传得沸沸扬扬。有官员对胡问静很是不齿,挟恩图报,人渣一个。有官员却感觉很是棘手,所有道德指责都是面对君子的,全靠君子羞愧而退,胡问静摆明了毫无道德廉耻,打死就要当官,其他概不接受,这任恺的报恩只怕会无从着手。大恩无以回报,是就此不报,还是干脆杀了恩人?

整个朝廷的官员都关注着任恺报恩,以君子自称的任恺怎么面对一个小人的索要报答?

对此任恺很是烦恼。胡问静不为民请命,不要钱,不要如意郎君,不推荐家人,就要当官,他怎么处理?有“恩”不报,他怎么在朝廷立足?

某个随从道:“其实,还是有办法的。”他小心的看了一眼任恺,道:“那就是收胡问静为义女。”其实任恺也可以将胡问静许配给儿子任罕或者孙子的,毕竟通常而言受了女子大恩就是把人家抱上床,区别只在于怎么个姿势,但胡问静的名声实在不怎么样,任恺多半不愿意子孙后代有个名声发臭的娘亲。

那随从解释着:“收作义女的好处在于给了胡问静极其高的地位,而尚书并不需要付出什么,对名声反而很有好处。”周围的任家人和手下都点头,堂堂吏部尚书为了报恩,收养一个女流氓女恶霸为义女,引导她改邪归正,这是非常正能量的,说不定可以青史留名。

那随从继续解释:“对胡问静的好处也非常的大,吏部尚书的女儿啊,除了陛下的公主,天下还有几人比她更尊贵?若是胡问静愿意,她的妹妹也可以一并成为尚书的女儿,姐妹两人都成为了贵女,将来出嫁的时候夫婿至少也是五六品官,可谓是一生富贵荣华。”一群任家人和手下都点头,操作的好还能与某个大佬联姻,多划算啊。

任恺有些心动,想想胡问静的无耻,又坚决的摇头:“胡问静进了吾家,吾家家风败坏就在眼前。此事绝不考虑。”他对教育胡问静走上正途毫无把握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胡问静表现出来的老练实在不像是没有背景的人,他可不想跳进收养了前朝公主之类的大坑。想想胡问静出现在谯县,想想前朝明皇帝曹叡出生在谯县,想想他的妻子是明皇帝曹叡的女儿,想想当今朝廷是篡位的魏朝臣子,任恺就是有一百个胆子都不敢收养一个来历不明的谯县女子做养女。

众人无奈的看着任恺,明明有个好办法却不肯选择,何以这么顽固。任恺却有些失神,什么一身的浩然正气,他身上从来就不存在过浩然正气,在司马家篡位的时候,就剖开了他的伪装,露出了其中的猥琐和无耻,在成为司马家的吏部尚书的时候,这猥琐和无耻已经披上了金光,以为自己真的是浩然正气了。

任恺的长子任罕出主意:“不如让胡问静做个衙役。”一群手下附和,胡问静的底细早已汇聚在各个官员的面前,孤女,恶霸,手上有数条人命,这些线索汇集在一起很容易就看清了胡问静为什么一心要当官,还不是因为毫无安全感吗?打人也好,杀人也好,想要当官也好,都是毫无依靠的孤女为了能够安稳睡觉做的努力。虽然这些事很是凶残和没有人性,但是众人还是理解的,易地而处,估计大家都会疯狂的想要安全感,这世上还有比当了官老爷更有安全感的吗?胡问静想要当官简直是理所当然。找到了胡问静想要当官的原因就简单了,那就给她安全感好了,做了衙役也是很有安全感的,哪个平民百姓见了衙役不是一口一个衙役老爷的?就是最凶恶的贼人见了衙役也是能躲就躲,谁愿意被衙役盯上?关羽当了杀人犯还要到处逃呢,有见过他跑去找衙役麻烦吗?胡问静想要安全感,有个衙役的身份足以傍身,保证每天敞开大门都没小贼敢进去偷东西,安全感绝对爆棚。

任恺一怔,本朝有女吏吗?不太知道啊,官和吏的职业生涯是两条线,更是两种人生,吏在官场是低贱身份,门阀的子女是绝不会去做吏的,说出来都丢人,谁要是给熟人的女儿开了后门搞一个吏的身份,都不敢说出来,保证被人鄙夷到死,这不是坑了熟人的女儿吗?所以堂堂的吏部尚书任恺是真的不知道本朝有没有女吏。

“当然,最重要的是衙役只是小吏。”任罕对着任恺道,能够为父亲解忧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官吏官吏,官需要朝廷任命,但吏就不需要了,每个官员都可以任免手下的小吏。父亲任命胡问静为吏,不需要上报,不需要吏部批准,不违反朝廷律法,只要父亲一句话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