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日引星明 第六十八章 下山

大道独行 不如微风 3292 字 2022-09-28

“同为仙器,您可知道‘醒天钟’是否仍存于世?”楚云辞开口询问的正是曹沐阳方才提出的问题。

“醒天钟永存于世,还有它并非仙器。”镇尺回答道。

曹、楚二人闻言心中既开心又疑惑,开心的是最起码希望确实有,而疑惑的则是镇尺为何说醒天钟不是仙器。

在曹沐阳问出心中疑惑后,镇尺继续道:“因为醒天钟并非依靠天道诞生,它的存在便是为了对抗天道。”

对抗天道?

以一件器物,对抗天道?

镇尺的言语让两人心头一惊,可在一番询问后,从镇尺处得到的消息却非常有限,原因是醒天钟比它诞生早太多,而且二者压根没什么交集,所以哪怕身为存在了这么久岁月的仙器,镇尺也不清楚太多关于醒天钟的内幕。

“那您可知道有什么办法能寻找醒天钟?”楚云辞消化完镇尺传递出的信息后接着开口问道。

这次镇尺没让二人失望,“醒天钟虽非身蕴天道,但正因它与天道的对抗,自身便会时刻被天道之力裹挟,哪怕现如今天道崩碎,于它而言周边的天道之力也会甚是浓郁,所以一旦接近一定距离,我便可以察觉到那股浓郁的天道之力。”

听完这话曹沐阳脱口道:“你这整个一手持雷达啊!这下方便了啊!”

没听懂曹沐阳什么意思的楚云辞一脸懵,但是镇尺的意思他却听明白了,总之这下寻找醒天钟也不会再像想象中那么困难了。

两人关于这件事又同镇尺问询了一些细节后,便将其收回,一个躺在床上,一个卧于地铺,二人对于这趟下山的目的也都明确了下来。

对于曹沐阳来说当然是想尽力找到醒天钟,最主要的自然是为了楚云辞,另一方面也是对这件并非仙器又与天道对抗的存在充满了好奇。

而在楚云辞这,寻找醒天钟虽然重要,但也是排在探寻周圣下落之后的,在他不确定能不能找到醒天钟和自身日后的进境究竟能到哪一步的前提下,他只能想办法探到周圣不在万圣门或身边没有强力援手的情况,寻找一线微弱的希望将其擒杀,为姚老头儿和师兄师姐们报仇。

对于探查妖兽异动?说实话俩人都没当回事……

同样面对着窗户的楚云辞看着星空,心中的思虑也渐渐放空。

同一抹月华的映照下,两处屋子的楚云辞和江铃两人各自享受着迷人的夜色和难得的宁静,原本孤独的月也因今晚分外璀璨的星海显得不再那么清冷,反而多了一丝俏皮。

次日清晨,楚云辞和曹沐阳两人想着先同江铃打个招呼。

可推开屋门后,前一晚因二人打闹弄得乱七八糟的屋子一片整洁,桌椅规整,窗明几净,就连扫帚簸箕等都摆放整齐,行至卧房内,那张被巾也被叠的方方正正置于床上。

“看来江姑娘已经先行一步了,下了山她应该自有法子寻咱们。”曹沐阳扫视一周后朝楚云辞说道。

站在屋门口最后环视一周,楚云辞挂上门锁便同曹沐阳一起往仙林峰去。

没有喧闹的送行人群,亦没有太长的训话篇幅,楚云辞和其他弟子一起,跟随几位长老同掌门纪玄同和诸峰掌座道别。

“此番下山于寻常历练终究还是有些区别,你们都是我天元宗日后的栋梁,希望你们此行不止是得到锤炼和提升,更重要的是安然无恙的回来。”纪玄同交待完最后一句后便不再多言。

人群中的楚云辞看向站在掌门身后笑容和蔼的楚广元。

楚广元嘴唇未动,但声音依旧传入楚云辞的耳中:“注意安全,遇事别逞强,真寻到那人踪迹了有必要就让曹沐阳助你,活套一点千万别钻牛角尖,我等你平平安安的回来。”

看着掌座慈祥的笑容,楚云辞微微怔神,一瞬间他竟将眼前这位将他带回山的前辈高人和境界低微的姚老头儿面容重合在了一起……

……

“幺儿,出去可跟紧你师兄,别自己乱跑,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就告诉你师兄,让你师兄给你买……”

穷的叮当响的老头儿除去小观日常开销,几乎将剩下的所有碎银铜板都给了领着楚云辞的老二杨继业,而那也是楚云辞康复后第一次离开白龙观去附近的镇子赶集……

……

楚云辞收回思绪,漏出一抹笑容朝楚广元重重点头。

三位神游境的长老,领着大比决出的十名弟子和各峰额外派出的一位弟子,一共二十人便向着山下而去。

按照计划,楚云辞、曹沐阳、夏侯宇、丁栾,以及停却峰额外派出的弟子佘之杰,漱云峰额外派出的弟子池鸢六人,同一位长老自天元宗出发,一路往西然后顺着见澜江直到横断山脉。

而另外两路则是分别由天元宗南下和北上。

其中南下那支路过大齐、大燕两国,经云台寺、神霄宫至横断山脉,而北上的则是过大周国都,跨洛水,经崇圣观往横断山去。

三支队伍皆由仙林峰长老随同,最后于横断山下的定城汇合。

石彪确认了天元宗一共派出的人数和境界后,不多废话直接告辞返回天元城落脚点复命,这也正好免了原本需要先去天元城同朝廷所派之人登记这一步。

众人向着山下走去,一些同下山弟子关系较好之人也都纷纷前来送行,虽然没有太多的人,但气氛反而都很欢愉,大家彼此笑着打趣,互相说着回山后带些什么有趣的东西,而前来为丁栾送行的宋婉仪,眼角余光却总是不由自主的瞟向楚云辞……

掌门和六位掌座看着这些年轻弟子们的背影,几乎同时想起若干年前,自己还像他们那般岁数时也是这么意气风发的踏出山门,谱写自己的故事。

时光荏苒,转眼韶华已去,曾经的少年游,已变如今的待徒归。